简介:Basedonthecollectiondataoftheplants,waterquality,soilsofDianchiLake,andcombinedhighresolutionsatelliteremotesensingimages,thepaperanalyzedevolutionlawofDianchiLakewetland,andevaluatedthebenefitsofDianchiLakewetlandfromtheperspectiveofeconomy,environment,societyandzoology.Theresultsshowedthattheareaofwetlandandplantcommunityaccountfor92.2%inlakesidezone,theincreasewas141.4%comparedwiththevalueof2007.ThetotalvalueofevaluatedbenefitsofDianchiwetlandincreased3.439billionyuan,andecologicalenvironmentimprovedgradually.
简介:Anintegratedremotesensing(RS)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techniquewasemployedtocharacterizethespatialdistributionoftheriskofsoilerosionbywateronLatakiadistrict,Syria.The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USLE)wasusedtocalculatetheannualsoillossratesforLatakiasoils.Mainly,remotesensingdata,soilsurvey,landuseinventory,elevationdataandclimaticatlasesareusedasresourcedatasetstogenerateUSLEfactorvalues.TheresultsrevealedthatintegrationofGIS/RSwithUSLEwasapracticalandeffectiveapproachformonitoringsoilerosionoverlargeareas.
简介:摘要在我国,已有多个省份进行了矿山环境的评价工作,其中以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为主;但矿山环境评价工作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被业内专家普遍接受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从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因子权重的确定,到成果图件的表达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的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指标制定、多层次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与深化的问题;通过对矿山环境评价工作的调查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从评价方法上看,传统的环境评价方法占主导,另外也侧重单个环境要素的评价。论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矿山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对矿山环境评价模型和方法的比选,选择适合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对矿山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简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角度,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等10个指数对乌审旗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类型水平上,2000-2005年的变化以灌木景观的增加和沙地景观的减少为主,2005-2010年的变化以沙地景观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及高覆盖草地、灌木景观的增加为主,其他类型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边缘被分割程度增加,斑块分布均衡,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植被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御自然风险功能提高;在景观类型转移上,2000-2005年,向灌木景观的面积最多,其次是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2005-2010年,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最多,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中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高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分别占景观类型转移总面积的32.89%、23.38%、14.27%。
简介:为了在量的特征和人的解决的空间模式探索地理差别,在三的环境适用性(HSES)塞满水库区域(TGRA),地面,气候,水文学,植被和另外的天赋因素被选择造过得去的环境评估,并且定量分析通过遥感(RS)和地理参考系统(GIS)被进行揭示地理特征和HSES的空间模式。结果如下被获得:(1)重庆的TGRA的居民与中等高HSES在区域被集中,它是在48%学习区域散布的78%全部的人口;(2)HSES是仔细与地面有关,并且它形成一个弧乐队空间继任模式:在东北和东南相对低当时在西方和南方比较地高;(3)大量人与低适用性在区域被散布(与更高的人口密度比西方的中国的一般水准),但是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当低的。而且,这些区域是生态的敏感、易碎,许多种eco环境的问题被人的活动引起了。因此,人口移植和布局是为这些区域的发展的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方法,它通过遥感数据和GIS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变化监测和动态分析。本文将介绍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技术,包括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算法、空间分析等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也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简介:根据目前石家庄市面临严峻的森林防火任务的需要,结合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建立一套石家庄市森林防火系统,全面提升石家庄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能力。利用极轨气象卫星AVHRR、MODIs、FY3遥感影像资料实时监测石家庄市森林火情,并通过石家庄市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遥感监测到的火点进行准确、迅速定位,同时根据当前的气象因子、地貌类型等条件预测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制作森林火险预报。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可以做到火点识别准确、定位精准、监测范围广等优点,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石家庄市森林防火的业务需求。
简介:为了探究三峡库区的建立对乌江流域(重庆段)即重庆东南地区湿地环境产生的影响,以landsat-5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eCognition和ArcGIS平台,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建立重庆地区乌江流域1995、2005和2015年湿地景观数据库,利用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破碎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重庆地区乌江流域内湿地景观近2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地区乌江流域整体湿地景观面积近20年处于增长趋势,动态变化指数最高为水库,最低为水田;2)湿地景观转移以湿地景观内部转移为主,湿地景观与非湿地景观转移为辅,人工湿地增加比重高于天然湿地;3)研究区内景观破碎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该区域湿地环境先恶化后得到改善;4)1995、2005和2015年,天然湿地景观分维数均低于1.6,人工湿地均高于1.7,说明人工湿地景观格局比天然湿地复杂。天然湿地的稳定性指数远低于人工湿地,且接近于0,说明自然湿地内部空间结构更加脆弱。通过三峡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乌江流域(重庆段)湿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对该地区的湿地环境总体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库区蓄水,以及龙潭水利工程、江口电站等水利设施修建,乌江流域内湿地总体面积增加,人工湿地变化较天然湿地更为明显,但天然湿地相比人工湿地更易受外界干扰,应加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研究为保护该地区湿地景观,建立乌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以及为武陵山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