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糖化血红蛋白1c(HbA1c)自发现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评价降糖疗效的核心指标。尽管在临床实践中,HbA1c的弱点不断被发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尤其是标准化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为HbA1c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证,目前HbA1c已成为兼具诊断和监测功能的复合型指标。HbA1c变异度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以及HbA1c与其他血糖监测指标转换关系的建立,部分弥补了其不能体现血糖波动的不足。因此,HbA1c尽管不够完美,但是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优势尚不可替代。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抽取同一时间点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检测,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指标差异进行验证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且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值也均要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精确区分受检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且该指标对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合并症也有着一定的区分作用,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HbH)病基因型与血液学表型的关系,探讨αWS型HbH(cαWSα/--SEA型)产前诊断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孕妇或配偶765名,对平均红细胞体积<82 fl和/或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 pg者及配偶同时行血红蛋白(Hb)分析和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夫妻任何一方HbA2≥3.5%时,双方同时行β基因检测。按α珠蛋白基因型分为2组:(1)静止型组(307例):包括αCSα/αα、αQSα/αα、αWSα/αα、-α3.7/αα、-α4.2/αα型各46、70、47、62和82例;同期正常对照组(αα/αα型)107例。(2)HbH病组(266例):包括αCSα/--SEA、αQSα/--SEA、αWSα/--SEA、-α3.7/--SEA和-α4.2/--SEA型各32、12、73、89和60例,同期轻型α-地中海贫血(--SEA/αα型)对照组85例。回顾性分析5种常见静止型及HbH病基因型之间及其与对照组间红细胞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αα/αα型)比较,静止型组αCSα/αα和αQSα/αα型的Hb水平较低(P均<0.01),而-α3.7/αα、-α4.2/αα和αWSα/αα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个体Hb水平处于正常参考区间的αWSα/--SEA和--SEA/αα型分别占84.1%(37/44)和87.8%(36/41),而α3.7/--SEA、-α4.2/--SEA、αCSα/--SEA、αQSα/--SEA型则表现为中度贫血居多,分别为58.0%(29/50)、71.0%(22/31)、10/12和5/6。男性个体αWSα/--SEA和--SEA/αα型的Hb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区间,而αQSα/--SEA、-α3.7/--SEA和-α4.2/--SEA型则以轻度贫血为主,分别占6/6、92.3%(36/39)、79.3%(23/29),αCSα/--SEA型的中度贫血者占70.0%(14/20)。与--SEA/αα型对照组比较,αWSα/--SEA型的红细胞计数(RBC)、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RBC、Hb、Hct水平均高于其他基因型HbH病(P均<0.001)。结论HbH病血液学表型与α-珠蛋白基因型密切有关,除αWSα/--SEA型外,其他非缺失型HbH病血液学表型比缺失型HbH病严重,而αWSα/--SEA型则明显轻于其他基因型HbH病且类同于--SEA/αα型。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中,在知情同意下,αWSα/--SEA型可免于产前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2010年至2018年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致性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HbA1c检测质量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全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0年至2018年所有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所在医院分布、检测方法分布的演变。对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中各参加实验室历年的判断标准、季度及年度通过率、偏倚、变异系数(CV)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上海市临检中心以及美国病理家协会(CAP)开展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结果进行比较。收集2019年第一季度的比对数据,计算各实验室比对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变异系数和Sigma(σ)值,并绘制Sigma结合生物医学变异参数评估模型图。结果参加实验室从上海地区9家增长至全国192家,年平均增长率为76.6%;各季度比对判断标准从允许偏差百分比为±8%提高至±6%,各参加实验室通过率从39.1%提高至近90%;各仪器方法组内的最大CV从14.3%降低至4.8%。2019年第一季度,比对结果满足6σ的实验室均近60%,95%以上的实验室满足生物学变异参数模型中的合格及以上标准。结论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使各参加实验室的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的HbA2值在各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寻找最佳的截断值。方法对11 122例毛细管电泳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HbA2在各组人群中的分布,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重对比和多组间两两成对比较;通过参数评估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筛查性能;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HbA2的最佳截断值。结果HbA2中位数在各组的分布情况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成对比较中,除β地贫与αβ复合型地贫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2对β地贫的诊断效率明显优于α地贫。HbA2在α、β地贫中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2.55%和3.35%。结论HbA2值在α、β地贫和阴性对照组中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适用于地贫筛查,尤其对β地贫的筛查效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本院于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发病时间≤ 3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进行疾病诊断的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 <6%) 52例、轻度升高组( 6.0%~8.0%) 28例、重度升高组(≥ 8.0%) 20例;针对三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三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糖尿病、颈部斑块及狭窄、进展性卒中以及后循环梗死等指标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以上指标均与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呈正相关( 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临床中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而重度升高组(≥ 8.0%)则以并发糖尿病、进展性卒中、颈部斑块及狭窄和后循环梗死患者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出血转化(HT)是脑梗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可能与临床恶化有关。评估急性前循环卒中患者卒中前慢性高血糖状态是否与HT相关。方法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42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卒中前血糖状态由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表示。入院后第二天检测HbA1c及空腹血糖(FBG)值。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出院时的预后结果。发病后第(4 ± 2)天进行CT或MRI/SWI检查确定是否有HT。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脑梗死后HT和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的426例患者中,93例(21.8%)发生HT,60例(14.1%)为出血性脑梗死,33例(7.7%)为脑实质出血。在多变量分析中,HbA1c和梗死体积是HT的独立预测因子。当患者根据FBG(FBG<7.8 mmol/L或≥ 7.8 mmol/L)进行分组时,在两组仍可发现HbA1c对HT的预测作用。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HbA1c也是卒中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OR=1.482,95% CI 1.228~1.788)。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HbA1c升高与梗死后HT独立相关,这一结果即使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仍然存在,HbA1c也是卒中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这些发现对于糖尿病和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的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老年人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1 月来 我院进行 常规体检的老年人 29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正常组 100 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 82 例,糖尿病组 64 例,重症糖尿病组 48 例。 分别对其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以及尿微量蛋白( U-mAlb)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以及重症糖尿病组 FBG 、 HbAlc 以及 U-mA1b 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升高,患者 HbAlc 以及 U-mA1b 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可以反映 老年人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及肾功能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各期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指导孕期补铁。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分娩的122例产妇,采集早、中、晚孕期、产后第一天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早、中期铁蛋白浓度,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子痫前期、子痫)、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等分娩结局,分析妊娠各期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结果⑴122例产妇早、中、晚孕期以及产后第一天时的血红蛋白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早、中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妊娠期糖尿病组与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中期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非妊娠高血压组早期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患者与非早产患者晚期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孕中期无铁缺乏的患者(铁蛋白≥20 μg/L)较铁缺乏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孕晚期贫血患者更容易发生早产。⑷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为孕前高BMI(OR=3.578,95% CI:1.604~7.985)及孕中期高血红蛋白浓度(OR=1.425,95% CI:1.058~1.918)。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因素为孕前高BMI(OR=5.313,95% CI:1.746~16.169)及孕早期高血红蛋白浓度(OR=1.975,95% CI:1.048~3.720)。胎膜早破的独立风险因素为孕中期血清铁蛋白≥15 μg/L(OR=2.836,95% CI:1.05~7.637)。早产的独立风险因素为妊娠晚期贫血(OR=13.625,95% CI:2.470~75.161)。结论孕期补铁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合理的剂量,个体化补铁是最适宜的办法,补铁过程中要严密监测,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离退休干部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以60名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开始对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指标低于7%的患者定义为达标组,反之为未达标组,对不同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三酰甘油(TG)指标比较中,达标组糖尿病患者指标低于未达标组,(p<0.05),其余指标相比两组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所离退休干部血糖控制现状较好,可通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三酰甘油(TG)实现对离退休干部的血糖监测。
简介:摘要患儿 女,2岁7月龄,因"反应迟、竖头不稳"就诊。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小头畸形、斜视、生长障碍、身材矮小、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频繁呕吐、过度哭闹等。患儿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细胞色素b5还原酶3基因的纯合移码变异,诊断为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Ⅱ型,该病临床罕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连续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24 h内是否出现sICH分为非sICH组和sICH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A1c与sICH及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预后(mRs>2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sICH组26例(18.3%)患者,非sICH组116(81.7%)例患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栓史、高HbA1c和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率分别为38%(10/26)、19%(22/11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发病至溶栓时间、HbA1c、基线NIHSS评分与3个月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HbA1c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sICH和3个月不良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健康育龄妇女在妊娠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其与缺铁的关系,为临床在妊娠期中晚期更好地监测和控制血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孕前无贫血的健康孕妇共425例,按照孕期分为5组,分别为21~24周(90例)、25~28周(82例)、29~32周(77例)、33~36周(87例)、37~40周(89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HbA1c、血常规(含RBC、HGB、MCV、MCH)、血清铁离子(Fe3+)和铁蛋白。用非配对t检验来评估各均值的差异;用单一的线性变量回归分析评估HbA1c与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孕周孕妇之间FBG、RBC及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孕期增加,HbA1c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血清Fe3+及铁蛋白随孕周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1c与RBC相关性不大(P>0.05),而与MCV、MCH、血清Fe3+及铁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HbA1c的升高与缺铁有关,此时HbA1c水平不能准确反映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