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D4+T细胞两个亚群血吸虫肉芽肿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保护性免疫

  • 标签: 免疫调节 TH1细胞因子 亚群 血吸虫病 TH2细胞因子 IFN-R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CA)常见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CA患者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CA发病不但取决于HPV感染数量,而且与细胞免疫学关系密切。

  • 标签: 尖锐湿疣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人体固有的免疫系统,有效抵抗外界病原体有力屏障,巨噬细胞重要固有免疫细胞,能够释放出炎症因子,将外来病原体加以杀伤和吞噬,从而起到保障机体免受侵害。适当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更好抵抗外界疾病,本文通过对鹿血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加以研究,继而为鹿血晶这保健中药材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鹿血晶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人体固有的免疫系统,有效抵抗外界病原体有力屏障,巨噬细胞重要固有免疫细胞,能够释放出炎症因子,将外来病原体加以杀伤和吞噬,从而起到保障机体免受侵害。适当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更好抵抗外界疾病,本文通过对鹿血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加以研究,继而为鹿血晶这保健中药材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鹿血晶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炎症反应是肝脏损伤后发生纤维化前提条件,巨噬细胞纤维化级联反应关键调控者,其中骨髓来源单核细胞,浸润至受伤肝组织并分化成巨噬细胞,对肝脏损伤、纤维化启动、维持及消退至关重要。因此,揭示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对肝纤维化过程免疫调节细胞、分子机制,将为开展基于巨噬细胞抗纤维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单核/巨噬细胞 肝纤维化消退 免疫调节
  • 简介:探究纳豆菌制剂(BNPr)对SPF小鼠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分泌影响。选取体质健康小鼠128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C,调节组R共4组,预防组P共2组,模型组M。灌胃30d后测定免疫指标及其细胞因子分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BNPr调节组脾脏和胸腺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iNOS活力和小鼠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和白球比值极显著上升(P〈0.01),BNPr调节组极显著增加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分泌量(P〈0.01)。试验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BNPr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NPr预防组脾脏指数与正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制剂浓度升高,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都不断升高。高剂量BNPr调节组显著增加了IL-2释放(P〈0.05),中剂量BNPr调节组能调节TNF-α水平至正常水平。中剂量BNPr预防组IL-10分泌量极显著减少(P〈0.01),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升高。结论:BNPr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作用。

  • 标签: 纳豆菌制剂 抗生素 免疫调节作用
  • 简介:发热临床上常见临床症状,面对微生物感染和大面积创伤时,机体所作出生理反馈。机制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水平抬高,使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是发热时体温上升并不是无限制,因为体温升高时,会启动限制发热机制。发热时免疫系统功能会显著增强,促进病原体清除和疾病痊愈。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与释放,通过与相对应受体结合调整细胞效应、免疫应答。有些促炎细胞因子IL-1、TNF、AVP、MSH等发热中起重要作用,各自扮演着致热和解热作用。

  • 标签: 细胞因子 发热 白介素 体温调节中枢。
  • 简介:  2.4 PMΦ细胞毒性测定 小鼠i.p.LAS 2 d后,  2.3 PMΦ吞噬功能测定 小鼠i.p.注射LAS 2 d后,LAS 20~80 mg/kg均可显著增强PMΦ细胞毒活性

  • 标签: 免疫调节作用 多糖小鼠 小鼠腹腔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形成病理基础。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性纤维增生性疾病,有多种炎症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单核细胞这些炎症细胞重要员。本文就单核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冠心病关系作综述。

  • 标签: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纤维增生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IL-12、IL-2、IFN-γ、TNF-α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树突状细胞(DC)体内重要抗原提呈细胞机体免疫反应始动者,不但具有激发免疫应答能力,还可以下调免疫应答或诱导免疫耐受产生。胎盘蜕膜组织中存在DC,DC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和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等方式参与母胎耐受维持和调控,从而在妊娠免疫耐受和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蜕膜 妊娠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420例RA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骨密度情况将其分为OP组(220例)和非OP组(200例),比较2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OP组患者年龄、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折史、肿胀关节数及压痛关节数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OP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而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则显著低于非OP组(P<0.05)。RA并发OP患者血清CTX水平与IL-6、IL-17、TNF-α呈正相关(r=0.913,0.915,0.921,P<0.001),与IL-10和TGF-β1呈负相关(r=-0.921,-0.920,P<0.001)。结论RA并发OP患者年龄、病程、骨折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关节肿痛及IL-6、IL-17、TNF-α水平偏高,而IL-10和TGF-β1水平偏低。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可能通过调节破骨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RA并发OP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骨质疏松 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420例RA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骨密度情况将其分为OP组(220例)和非OP组(200例),比较2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OP组患者年龄、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折史、肿胀关节数及压痛关节数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OP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而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则显著低于非OP组(P<0.05)。RA并发OP患者血清CTX水平与IL-6、IL-17、TNF-α呈正相关(r=0.913,0.915,0.921,P<0.001),与IL-10和TGF-β1呈负相关(r=-0.921,-0.920,P<0.001)。结论RA并发OP患者年龄、病程、骨折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关节肿痛及IL-6、IL-17、TNF-α水平偏高,而IL-10和TGF-β1水平偏低。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可能通过调节破骨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RA并发OP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骨质疏松 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 骨代谢
  • 作者: 曾湛 程澄 李明慧 谢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一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一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发生,方面与病毒复制和多种病毒蛋白表达有关,同时另方面更在于宿主体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作用。慢性HBV感染自然过程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与HBV相互作用,对HBV感染后转归及CHB发病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免疫活跃时期,也是抗病毒治疗时机。本文就HBV及其相关蛋白产物与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识别治疗时机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 标签: MIF 免疫反应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治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72例APTB患者(病例组)和79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血常规,记录单核细胞计数(MO#)和单核细胞百分率(MO%);测定两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然后进行组间指标比较分析,并对单核细胞参数和细胞因子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APTB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病例组外周血MO%、M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5.135、5.510,P值均<0.05),APTB患者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浓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均发生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05.000、P<0.001,U=543.500、P<0.001,U=563.000、P<0.001)。APTB患者外周血MO#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呈弱负相关(r=-0.247、P<0.05)。项目间诊断性能比较分析显示,指标IL-1β、IL-6以及TNF-α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18和0.887均高于MO%和MO#(AUC分别为0.758、0.735)。当IL-1β临界值取9.017 ng/L时,诊断APTB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1.2%;当IL-6临界值取3.835 ng/L时,诊断APTB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84.4%;当TNF-α临界值取138.545 ng/L时,诊断APTB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1.2%,均优于MO%(65.3%、62.0%)和MO#(70.8%、64.6%)。此外,同时测量IL-1β,IL-6和TNF-α可获得曲线下面积高达0.987,诊断APTB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2.8%。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引起APTB,外周血单核细胞迁移至肺泡从而衍变为巨噬细胞(Mø),活化Mø产生系列细胞因子机体循环池单核细胞数目变化中可能产生了定影响,可以作为区分APTB和正常人群理想标志物。

  • 标签: 单核细胞 肺结核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细胞因子谱,探讨早期诊断MAS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157例SOJIA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AS 15例(SOJIA合并MAS组),未合并MAS 142例(单纯SOJIA组)。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分析MAS患儿细胞因子特点。结果SOJIA合并MAS组IL-10和IFN-γ明显高于单纯SOJIA组[40.5(7.9,236.9)ng/L比4.1(2.0,98.7)ng/L和55.8(18.5,500.0)ng/L比4.4(1.4,30.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2、IL-4、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JIA合并MAS患儿IL-10与IFN-γ呈正相关(r = 0.638,P = 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预测MAS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95% CI 0.974~1.000,最佳临界值18.45 ng/L,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95.1%;IL-10预测MASAUC为0.944,95% CI 0.893~0.996,最佳临界值7.75 ng/L,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7%。结论SOJIA患儿IL-10和IFN-γ明显升高有助于MAS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细胞因子谱,探讨早期诊断MAS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157例SOJIA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AS 15例(SOJIA合并MAS组),未合并MAS 142例(单纯SOJIA组)。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分析MAS患儿细胞因子特点。结果SOJIA合并MAS组IL-10和IFN-γ明显高于单纯SOJIA组[40.5(7.9,236.9)ng/L比4.1(2.0,98.7)ng/L和55.8(18.5,500.0)ng/L比4.4(1.4,30.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2、IL-4、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JIA合并MAS患儿IL-10与IFN-γ呈正相关(r = 0.638,P = 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预测MAS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95% CI 0.974~1.000,最佳临界值18.45 ng/L,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95.1%;IL-10预测MASAUC为0.944,95% CI 0.893~0.996,最佳临界值7.75 ng/L,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7%。结论SOJIA患儿IL-10和IFN-γ明显升高有助于MAS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