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25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29~66岁);肩胛盂骨折根据Goss-Ideberg分型:Ⅱ型8例,Ⅳ型2例,Ⅴ型10例,Ⅵ型5例。应用Mimics 16.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确定骨折诊断及分型,测量并记录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程度和移位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评估功能。结果术前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的平均高度为5.8 mm(1.2~6.3 mm),关节内骨折折端移位的平均距离为7.7 mm(2.1~12.9 mm)。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58.8个月(7~92个月)。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58.6°(125°~180°),体侧外旋角度平均为39.0°(30°~4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2.6分(75~100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6%(24/25)。结论对于Goss-Ideberg Ⅱ、Ⅳ、Ⅴ、Ⅵ型肩胛盂骨折,通过改良的Judet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可获确切的复位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外侧缘入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外侧缘组39例和标准Judet组,分别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标准标准Judet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同标准Judet组相比,外侧缘组均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缘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标准Judet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外侧缘组要明显高于标准Jud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要比标准Judet组入路效果更好,更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反Judet手术入路行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36例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20~63岁,平均46岁。其中高能量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3例,Miller ME分型均为Ⅳ型。患者术前均行肩胛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术中采用反Judet入路显露肩胛骨,使用重建钢板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随访临床疗效。同时对照分析同时间段20例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采用经典Judet入路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肌皮瓣坏死,患者均获门诊随访1~6年,平均3.8年,按Hardegger疗效评价标准,优28例,8例,优良率为100%。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对比经典Judet入路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可采用肌皮瓣分离的反Judet入路,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术中骨折暴露充分,有利于骨折复位及牢固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可做为手术治疗体部复杂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入路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直切口入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Judet入路治疗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比较,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作家通过领袖重上井冈山这一事件为主线,以点带面,以纵叙横,以经织纬,生动而鲜活地写出了"高路入云端"的曲折多艰。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与深入的个人思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情景交融,豪迈超越,纷繁的历史图像如一条流动的河从作家的笔端泻出,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而且语言精练,在自然平常的状态中表达了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该文叙事语言直截了当,朴素明了,作品中句子也多为从具象变成转喻,在起伏波动的韵律中创造出一种氛围,那就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捕捉到的"镜头":"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作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置身于现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本身的寻找与发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髂股入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髂股入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入路治疗的43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为15~78岁,平均48.7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T形骨折7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2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0 d,平均7.6 d。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后柱螺钉结合前方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患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240 min,平均157.3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 500 mL,平均537.2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10例,复位差1例。43例患者术后获9~19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2例,良19例,中7例,差5例,优良率为72.1%(31/43)。结论改良髂股入路联合有限Pfannenstiel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可以获得良好复位,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疗效相对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20例三踝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9.6岁;均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后踝和内踝。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15 min,平均88.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 mL,平均12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2~5.4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切口感染坏死、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87.8±6.4)分]较术前[(32.3±4.9)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4,P<0.001);根据VAS评分:0分1例,1~3分13例,4分6例。结论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少、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后的疗效,总结SuperPATH入路的优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SuperPATH入路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的Harris评分方面与传统后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后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uperPATH入路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前景广阔。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后正中入路与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46例,其中经传统后正中入路28例,经Wiltse入路18例。统计分析2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Wiltse入路组较传统入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0.05),2组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2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Wiltse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有明显优势。结论Wiltse入路较后正中入路,具有椎旁肌损伤轻、手术创伤小、术后腰疼症状轻、置钉简便、操作简单等优势,是一种临床易推广和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