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胸锁乳突肌瓣的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美观性、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7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72 (38.9±14.2)岁。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改良Blair切口组26例,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肿瘤大小。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肿瘤大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比改良Blair切口组显示出更好的美容效果(t=4.695,P<0.001)。结论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摘出后段眼内大异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后段眼内大异物29例(29眼)。根据术前CT和(或)B超检查确定后段眼内异物的长及宽,根据异物最大宽度(W)分组,以W≤3 mm、3 mm<W≤5 mm及W>5 mm分成A、B、C 3组。A组及C组分别通过常规与角膜缘平行的睫状体平坦部"一"形扩大切口和角膜缘切口摘出异物。B组通过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摘出异物。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A组13例,B组8例,C组8例;其中B组摘出异物长度为(5.4±2.9)mm,最大宽度为(2.2±0.8)mm,厚度为(1.6±0.9)mm。所有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成功,末次随访视网膜均在位。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C组(4例,50%)>B组(2例,25.0%)>A组(2例,15.4%);C组合并术后角膜溃疡穿孔1例(12.5%)。术后B组1例(12.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位。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后段较大异物中,经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钢板预塑形方法在微创双切口治疗骨盆髋臼前环损伤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88例前入路微创双切口治疗的单侧骨盆髋臼骨折病例,其中骨盆骨折47例,髋臼骨折41例,根据钢板是否预塑形及预塑形方法分成4组;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术前钢板预塑形处理,B组以骨骼模型为模板进行塑形,C组以实体标本为模板进行塑形,D组以健侧镜像3D打印为模板进行塑形。术中联合使用微创髂窝入路和耻骨上入路复位骨折并经血管神经下隧道穿板固定,观察各组术中钢板塑形次数,反复钢板塑形和穿板过程中额外出血量,塑形过程中出现钢板断裂及钢板操作过程中损伤血管神经情况,术中钢板塑形所使用时间,以及术后拍摄标准闭孔出口位和髂骨入口位观察钢板与弓状缘和耻骨支的贴合情况。对比分析几种钢板塑形方法的疗效差异,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在术中塑形次数方面,A组(3.2±0.4)明显高于其他3组(1.2±0.5、1.1±0.4、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1,P<0.05),B组(1.2±0.5)和C组(1.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8,P>0.05),D组(0.3±0.1)与第B、C组(1.2±0.5、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7,P<0.05)。4种方法塑形获得的最终钢板贴合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1,P>0.05)。结论钢板预塑形在微创双切口治疗骨盆髋臼前环损伤时效果明显,使用镜像3D打印模型为模板塑形效果最佳,使用普通骨盆模型塑形也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代价最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双切口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转阴率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转阴率为62.1%,对照组转阴率为79.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经验和方法。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1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并在术前及术后12月时应用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6个月(12~19个月)切口瘢痕平均长度1.9cm(1.7~2.2cm),术后半年骨折完全愈合,术前腕关节MAYO评分平均25.4分(10~42分),术后12月腕关节MAYO评分平均87.6分(80~97分),P<0.001,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具有皮肤切口小,安全,组织创伤轻,学习曲线短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气治疗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疝气患儿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弥补了传统疝气治疗术的缺陷,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的干眼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拟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78例(7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接受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对照组接受标准巩膜扣带术。术前1周(基线)和术后1 d、1周和1个月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受试者干眼问卷进行干眼相关指标评估,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膜评估,采用Schirmer Ⅰ试验和荧光素染色。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发生或加重了干眼。主观症状和感受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升高,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下降,术后1 d是拐点,术后1个月未回归至术前基线水平。2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色情况在术后1 d和1周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术后1个月时,微创组的泪河高度(Z=1.04,P=0.041)、泪膜破裂时间(t=2.51,P<0.001)和泪液分泌试验(Z=2.34,P=0.043)优于对照组。微创组的OSDI和干眼问卷评分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OSDI:t术后1周=2.54,P=0.012;Z术后1个月=-1.03,P=0.020;干眼问卷:t术后1周=3.04,P=0.011;t术后1个月=3.94,P<0.001)。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1 d、1周和1个月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升高(Z=-2.42,P<0.001;Z=-1.54,P=0.034;Z=-1.83,P=0.041)。结论:巩膜扣带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相比标准术式,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会改善和缩短术后早期的干眼症状,尤其是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行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干眼风险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