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体烦恼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体烦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4所高校共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广州市大学生的体烦恼检出率为22.8%,男性存在更多的性器官烦恼,女性存在更多的容貌烦恼,同时低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体烦恼;(2)体烦恼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体烦恼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低。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体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体像烦恼 主观幸福感
  • 简介:如今,网络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已经成为青年依赖的交流工具。在他们看来,没有网络的生活简直不可想象。不久前,某大学由于学校搬迁的原因,暂时关闭了学生宿舍的网络,让他们体验了“断一个月”的生活。在这期间,大学生从断后的焦虑不安,到主动改变依赖网络的生活,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了没有网络的沟通、交流方式,使他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在网上找不到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断一个月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增强了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

  • 标签: 心灵 网线 交流工具 学校搬迁 学生宿舍 大学生
  • 简介:题记:不管你接受与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于不少网友而言,迪斯科舞厅和单身酒吧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网恋,正在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世界性话题。

  • 标签: 网恋 爱情 中国 人际关系
  • 简介:本研究基于ACSI(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了约专车出行服务的乘客满意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模型由乘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乘客满意度、乘客抱怨与乘客忠诚度六个变量构成。对267名有约专车出行服务使用经验的乘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有利于完善顾客满意度理论,为管理者制定乘客满意度提升方案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有助于企业相关业务的发展。

  • 标签: 网约专车 移动商务 用户满意度 感知质量
  • 简介:本文是一例农村小学生由于瘾问题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案主由于长期上网,导致身体虚弱,精神萎靡,并且对网络以外的事物没有任何兴趣。案主在父母的要求下配合咨询,对于网络危害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并非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行为契约进行行为矫正,初期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网瘾问题 农村学生 行为契约
  • 简介:本研究参照广告效果评估的研究方法,考察标签位置(上,下)和标签内容(新款,秒杀,热销)对35名女性被试浏览网店服装图片过程中眼动特征以及主观购买意愿的影响。早期眼动指标(首次注视时间)和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均表明,标签位置受到标签内容的调节;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表明,标签内容也受到标签位置的调节。主观购买意愿表明,标签内容为新款和热销时,被试购买意愿显著高于秒杀情况。以上结果说明在浏览网店服装时,服装标签内容和标签位置共同调节女性被试对服装图片的加工过程,但调节方式在加工早期和加工晚期并不完全相同。

  • 标签: 网购 标签位置 标签内容 眼动
  • 简介:运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对瘾和作弊的责任归因结构及其应对策略。对416名被试的研究结果显示:(1)责任归因的心理结构是一个“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的一元结构模式。(2)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推断过程与维纳的经典理论基本一致,但在行为应对策略上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3)大学生对瘾和作弊的责任推断倾向明显并与情感体验基本保持一致,但与行为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冲突。(4)大学生在网瘾和作弊的责任推断、情感体验以及应对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责任推断 责任归因 心理结构 网瘾 作弊
  • 简介:近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研究颇为关注重新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可操控性强的有效学习策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三项经典研究的进展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一是学习时间间隔的动态分配,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时段分配.适当扩大各学习时段的时间间隔可使学习结果的保持更为长期有效(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二是不同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相对于批量式安排,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可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提取练习对知识识记的作用,研究发现提取练习相比较于其它学习事件(编码)可更为有效地促进学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方面有关研究均发现,学习者所觉知的许多学习策略很可能是次优的甚至是低效的.对其加以纠正将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 标签: 记忆 元认知 学习策略 有效学习
  • 简介: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心理问题,对其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本文着重分析目前存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心理 心理健康 认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