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中国对泰国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新合作框架倡议表示了支持。2016年3月,该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三亚召开。“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简称“澜湄合作”)包括中国和来自“陆上东盟”5个国家: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大力支持该框架原因。从泰国角度来看,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澜湄合作上正面临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跨界河流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合作框架有效运行仍需要各国参与,尤其需要在合作国家间推动“信任构建”。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东盟信任构建
  • 简介:2017年10月1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广西财经学院共同主办'‘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张建中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分别致辞。夏飞教授指出,中国东盟合作在即将迎来'钻石十年'会有一个新升级。双方合作升级,不仅体现在领域拓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 复旦大学 中国—东盟 东盟国家 “两廊一圈”
  • 简介:在澜沧江-湄公河水电开发中,中国在上游开发活动及中国在流域治理中政策始终是外界关注焦点。过去中国政策特点可以概括为积极但有限合作,结合流域水资源治理新形势,中国应变有限合作为全面参与,以流域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和切入点,在宏观和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服务中国周边战略。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水电开发 流域治理 中国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外交上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有助于构建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我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挑战。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 中国外交
  • 简介:2015年6月23日,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在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下,举办了"全球公域秩序中国应对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全球公域概念"、"美国全球公域防务战略".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讨会综述 公域 秩序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 简介:印度尼西亚蕴藏着丰富海洋资源,近些年,印尼制定了新海洋发展战略,推出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目标迈进。但印尼要实现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目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中印尼应以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船舶制造、内海航运及相关产业为重点,深化两国海洋经济合作。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洋经济 中印尼海洋经济合作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滨海旅游
  • 简介:由“中国因素”引发国际媒体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等,对我国公共外交提出了挑战.了解国际媒体中中国印象,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2012年BBC纪录片TheChineseAreComing解说词文本用关键句提取并使用ReplacePioneer软件进行词频统计,这样可以解析中国在国际媒体报道中印象,由此探寻其对建构中国形象启示.

  • 标签: 中国形象 媒体报道 The 纪录片 BBC 国际
  • 简介:2013年4月,“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论坛第一次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引发人们关注.藉此,博鳌亚洲论坛公共外交意义也被广泛讨论.多年来,亚洲博鳌论坛实践了公共外交:每年年会都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与会各国政要、学者、企业家宣示中国主张;每年年会都设有部分关于中国、中国亚洲国家、中国世界等方面的议题,通过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向各国嘉宾介绍中国.那么,博鳌亚洲论坛对中国公共外交有何种意义?论坛如何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推动亚洲和平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前驻美国大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

  • 标签: 博鳌亚洲论坛 公共外交 美国大使 秘书长 周文 专访
  • 简介:2016年5月6日,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在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下,举办了“南海共同开发:欧洲经验澜湄启示”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武汉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三沙市政策项目研究中心及《世界知识》杂志社等机构20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南海 欧洲经验 共同开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简介:G20杭州系列城市形象宣传片称得上是一次成功对外传播实践,对杭州城市形象建构尤其是国际传播起到了非常好促进作用。从其整体策略上看,有几点值得注意,城市形象是塑造,而非发现;其次,城市形象片是修辞,不是宣传。

  • 标签: 传播杭州 城市形象塑造 塑造对外
  • 简介:鉴于东北亚地区是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政治敏感度和文化多样性重要区域之一,为及时掌握东北亚地区民族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走向,了解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交往历史现实,分析东北亚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于2015年12月12日联合召开"文化交往身份认同.

  • 标签: 民族身份认同 东北亚地区 民族关系 文化交往 研讨会综述 经济发展活力
  • 简介:军队院校在培养军队'走出去'和'一带一路'人才保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越性,理应适应'一带一路'安全需求充实课程和教材,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以下领域素质培养,即战略传播、公共外交素养特别是军事公共外交素养、新媒体素养和军事外交话语权建设、跨文化交流素养、沿线国家自然社会文化法律法规概览、危机处理和公共关系、相关外语能力。文章将结合'一带一路'安全需求,对以上部分课程构想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一带安全 人才培养课程 军队走
  • 简介:如果说王林旭教授超象艺术从具体问题上来说是想回答“中国美术如何世界对话”问题,那么这项艺术所取得包括在美国社会产生巨大成功,从思想层面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世界互动融合途径.公共外交内涵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但绝不是要掩盖一个发扬另一个,而是要超越文化差异,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文化交融.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常委 艺术 著名画家 林旭 专访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贡献。未来,中国—东盟需要在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金融合作领域加大对接力度,从而共建中国—东盟共同经济增长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发展战略 “边界上”合作 “边界后”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很多宗教传播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国际交流史和外交史.宗教给不同国家、民族交流提供了有效桥梁和渠道.当代人类面临着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教派纷争、种族歧视、邪教猖獗、恐怖主义盛行等诸多问题,佛教则蕴涵着十分深刻和平内涵,慈悲、无我、平等、圆融和平教义,感召着佛教徒通过自身净化成为和平使者.学诚法师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给我们讲述了他对佛教国际交流公共外交思考.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国际交流 公共外交 学诚法师 全国政协常委 副会长
  • 简介:中国高铁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不但满足了国内民众舒适出行需求,而且创造条件朝向海外'走出去',积极践行'高铁外交'构想。为高铁产品进行配套中国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作用。它们是中国'高铁外交'底气来源,不但为这一外交形式贡献产品智慧,而且亦是其当然主体,在'高铁外交'产品质量工业声誉维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自身也借助这一企业跨国交往方式进行着海外拓展尝试。

  • 标签: 海外拓展 维护过程 产品质量 国内民众 主机厂 设备公司
  • 简介:我们对外文化传播,应该多讲故事,多讲中国故事。什么是中国故事呢?就是我们自己身边事儿。往往故事中藏着真理,受众从中必多少有所吸收。通过讲故事来交流互动,我们文化就能随之走出中国。

  • 标签: 讲故事 中国 文化传播
  • 简介:林肯对手道格拉斯说林肯是两面派,林肯这么回答:“IfIweretwo-faced,wouldIbewearingthisone?”(如果我有两张脸,我还会戴这张脸吗?)

  • 标签: 林肯 幽默 WOULD 道格拉斯 this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