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经济伦理”的层面上透视儒商的精神特质,揭示其价值、意义,是当前推进“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据于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认定儒商是一个兼有儒士和商人双重身份、力图沟通两者价值观念的特定社会群体。着重论证了儒商旨在促成商务与伦理的结合、建构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体系,其内容包括:倡导义利合一的经营理念;确立具有儒家特色的职业意识;参引儒家观念创立商业经营原则;塑造儒家化的商人人格形象。进而探讨了如何借鉴儒商精神的传统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商业文明的问题。

  • 标签: 儒商精神 经济伦理 儒商人格 现代商业文明
  • 简介:教科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是教学内容、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物化层次方面的集中反映,也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以至于教育观念、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民族对某种文化选择的体现物,它最终取决于人民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认可程度.所以以教科书的角度来讨论伦理思想的演变,通过人们对教科书的编排和选取,一方面可以把握物化层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就是透过内容,进一步把握蕴含在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演变过程.本文即以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为讨论背景,在评述教科书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着重分析教科书所呈现出的伦理思想的演变.

  • 标签: 教科书 伦理思想 价值取向
  • 简介:儒学伦理与史学主题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儒学伦理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对传统史学主题起着主导作用.传统史学的叙述者或史书修纂者,在叙事时皆无法摆脱当时主流思想--儒家伦理的影响.无论是尊君、尽孝、旌节、彰义的史学主题,还是编年、纲目、纪传、实录等史书体裁,都深受儒学伦理忠、孝、节、义等观念的辐射和牵引.儒学伦理的变化促进了传统史学发展的阶段和脉络.史学主题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皆可从儒学伦理及其发展中寻获.然而,以窥探宫闱秘事为己任的野史就对尊君观念形成挑战,说明史学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标签: 儒学 伦理 史学 主题
  • 简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土地伦理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阅读大地"课程倡导让学生投入大地的怀抱,亲手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阅读大地"课程主要通过"听读""闻读""摸读"等策略,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身体实践生活,拥有丰富的土地感觉。

  • 标签: 阅读大地 土地伦理 全文本
  • 简介: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力作《赎罪》被誉为"当代叙事经典",其后现代叙事手法解构了"犯罪-赎罪-新生"的基督教传统。从叙事伦理视角深入分析《赎罪》叙事文本中"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维度对话,有助于我们对其"赎罪"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赎罪》所揭示的文学"对抗遗忘和绝望"的社会责任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后现代世界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麦克尤恩 《赎罪》 叙事伦理 后现代 叙事文本
  • 简介:高校成人教师工作在成人教育的第一线,由于其角色的多重性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陷入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角色冲突的价值定位及评价失范的价值考量等造成的伦理困境当中。因此,探讨高校成人教师的伦理困境,帮助其获得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高校成人教师 二元对立 角色冲突 评价失范 伦理困境
  • 简介:《论语》中关于孝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孝亲"、"敬孝"、"行孝"的孝论体系中,这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具有重要伦理意义。重新审视经典中的"孝",挖掘其根本性意义,无疑会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 标签: 《论语》 孝亲 敬孝 行孝
  • 简介: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特殊的群体,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独特产物.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再一次凸显了社会伦理关怀的危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亟须伦理关怀,然而他们在物质维度上、精神维度上、道德维度上的伦理关怀缺失,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应该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个层面构建"五位一体"伦理关怀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这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 标签: 留守儿童 伦理关怀 缺失 反思
  • 简介: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文章分别就达斡尔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婚姻謇庭、文化艺术以及政治道德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达斡尔族文化和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谊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达斡尔族 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 综论
  • 简介:以德里达谈论的"可能-不可能"的"双重缠绕"为起点,说明"可能-不可能"是向他者的开放与邀请,不-可能与疑境以及由此而产生关于无条件的要求,是德里达伦理政治哲学的核心。德里达正是在不-可能的这个概念下开展了关于无条件好客、友爱政治学、宽恕、礼物、将临的民主、解构的正义等有关伦理-政治的哲学。不可能性作为可能的最前沿,让事物永远处于将临;不可能作为一种补充或幽灵,朝向未来的开放。这将有助于我们思考,面对他者时,是否有一种超越现有法律与制度、更加正义与民主的可能。

  • 标签: 德里达 不-可能 无条件好客 友爱政治 将临的民主 伦理-政治
  • 简介:陌生人社会的衍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但随着传统的熟人社会的瓦解,社会中统一的道德共同体逐渐失效,利益成为人际间联系的纽带,契约成为交往安全进行的保障。这使得当今陌生人社会出现一系列伦理风险,如:道德排他主义、信任危机、道德责任落寞等。因此,规避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就需要克服道德排他主义,完善社会道德制度以改善社会信任危机,同时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 标签: 陌生人社会 伦理风险 规避
  • 简介:当代生命伦理观作为对生命道德的全新认识和思考,确立于20世纪中叶以后。近年来,伴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和复杂化,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所引发的关于生命道德的思考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它的思想价值不断体现出来。

  • 标签: 当代生命伦理观 敬畏生命 尊严 人道主义
  • 简介:腐败产生的根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只为腐败产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内在思想上的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仆意识的倒置;二是利益导向的错位;三是自人我格的裂变;四是价值取向的异化,为有效根治腐败,必然以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和“七一”讲话为指导,全国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严治党,从严治官。

  • 标签: 以德治国 '三个代表' 反腐倡廉 党的建设 腐败现象
  • 简介:高校地缘集群是基于空间和地理关系的区域高校群体协同系统。我国高校区域集聚经历了自然演进、被迫迁移、规划调整和区域竞争或地方博弈的四个阶段,且以演进模式即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集聚地域的影响深远。

  • 标签: 区域高校 伦理问题 集群 地缘 自然演进 区域集聚
  • 简介: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现象,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是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两种表现形态。教师制度伦理和教师个体道德在主体、对象、目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表现为教师个体道德与教师制度伦理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和前提;但教师制度伦理对教师个体道德具有优先性。

  • 标签: 教师制度伦理 教师个体道德 差异性 互动性 优先性
  • 简介:《庄子》一方面反对世俗的人为孝道,另一方面提倡一种以真情为基础的新孝道,具有"真""忘""境"的孝道文化特点。《庄子》孝道观美德伦理对我国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孝道思想的发展和壮大、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

  • 标签: 《庄子》 道家 孝道观 传统美德
  • 简介:作者分析了我国伦理学教材体系的缺陷,对照国外伦理学体系,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优化伦理学体系结构的构想。对该学科的教材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伦理学 教学改革 教科书 体系结构 教材改革
  • 简介: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价值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学说.它是科学理论(历史主义)、哲学观点与价值学说(人本主义)的内在统一.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现象的状态、规律;反思建构人生、社会、道德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探讨确立人和社会实践的行为法则;研究道德实践的机制和广泛运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是哲学学秘还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争论,我们认为,它仍然是哲学性质的,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其研究对象--道德现象的抽象性与广泛联系性所决定的.第二,道德作为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本身具有世界观意义.第三,在哲学史上,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伦理学不仅是哲学,而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哲学而非认识哲学,是人生与社会哲学,而非自然哲学.

  • 标签: 伦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道德 社会 人生
  • 简介:叙事作品的伦理是个体视域下,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构建具体道德观和伦理意识,以及读者与文本、作者、人物进行对话的一种伦理价值。当代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别让我走》承载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故事情节的选择、故事人物和隐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伦理道德的流露,则是读者进行伦理判断的依据。围绕小说中"攫取克隆人身体器官"这一核心事件,本文通过援引修辞叙事学理论,针对黑尔舍姆学校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着重分析人物叙述者、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各自做出的伦理判断,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伦理价值。

  • 标签: 《别让我走》 伦理判断 人物叙述者 隐含读者 隐含作者
  • 简介: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 标签: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