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鲁迅重视野史杂说,认为所谓的正史由于受官方意识的影响,历史的真相往往被遮蔽。由于考证是了解历史真相的重要手段,因此鲁迅在整理古籍以及从事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考辨史实,反对主观或片面的判断。鲁迅主张治史应以服务于现实为目的,并以破除旧文明、创造新社会的观念为主旨来评判历史的得失。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深厚的史学素养。
简介:语文观是目前语文界持有争议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考辨语文观,应从语文家论断的共识、语文题名的原意、语文名称的演变、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说明语文是以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内容的一门多元的综合学科。
简介: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简介:物质原则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两条重要原则。把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既是解释物质观的必要条件,也是解释实践观的必要条件。物质原则与实践原则的统一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论的世界观。
简介:法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法治观教育有其必要性,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言,“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众化的需要,是落实依法治国政策的需要;对于公民而言,是公民自身幸福生活的需要。农村人口、城市自由从业人员以及个体户及其雇佣人员均是法治观培育的弱点范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关注“法治观”培育的弱点范围,探索出培育“法治观”的原则和途径,实现法治观“全面大众化”:第一,调动积极主动性是重要心理前提;第二,注重法治现宣传教育的艺术性;第三,教育内容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简介:百多年来,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理论,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作为一位维新派作家,林纾多次提到“中学”以及奉“中学”为立国之本的传统中国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可贵的民族自省精神。但是林纾又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所揭示的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因而是不能随意否定的。林纾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欧风美雨激荡下出现的某种“世风日下”现象促使他不能听任“中学”的沦落。
简介: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不同,尼采认为,“生命”是哲学的唯一主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哲学史的内容。与此相关,健康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肯定生命的哲学,衰落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否定生命的哲学。尼采本人的哲学思想即是对生命的伟大肯定和超越,而这些思想是他本人健康状况和生命意识的反应。“生命”是尼采哲学的主题。
简介:当代法国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突出代表,他的自由思想和责任观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他的责任现是建立在唯心主义自由思想上的责任观,其责任内涵有许多矛盾和欠缺之处,通过对他的责任观进行分析可以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责任的内涵和它的作用机制,从而让人们更加自觉自愿而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各种道德责任。
简介:太平天国的兴衰有很多因素,而洪秀全用人的得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大约以1856年为界。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前期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太平天国兴旺发达,但也包含着对待知识分子失策,用人选官过滥,实行世袭制,丧失最高宗教领导权等缺点;而在后期虽任人唯亲,猜忌贤能,但也不乏选贤用能等某些英明之举。洪秀全用人观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痴迷于宗教和其多疑性格等原因造成的,其根本的局限在于其用人观是一种传统的帝王驭人之术。
简介:萧红对文学的理解超越了其时代的文学规范,在文学创作的目的、题材以及小说的文体形态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见解.
简介:林则徐,中国近代著名民族英雄,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迫于当时形势,为维护封建统治和挽救民族危机,林则徐走上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其西学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主张严禁鸦片及鸦片贸易;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和对外贸易;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林则徐的西学观开创了学习西学之先河,催生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林则徐的西学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但其重大意义仍值得肯定和学习。
简介:去年11月,丹麦的约阿希姆王子与来自香港的亚力山德拉小姐在丹麦隆重举行皇家婚典,轰动了丹麦以及世界.笔者当时有幸目睹了这场皇家婚典的精彩场面.丹麦仍保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制,丹麦王子的婚事自然备受丹麦公众关注.当丹麦媒介在去年5月突然爆出丹麦约阿希姆王子与亚力山德拉小姐订婚的消息后,此事立即成了全丹麦持久不衰的新闻.
简介:“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赋予“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理想的源头,孔子顺应时代变化,对以往的“天命”思想作了新的阐释,把人们从那种鬼神弥漫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孔子对“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表现了从春秋文化启蒙运动中滋生的一种原始理性精神。
简介: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朱熹义利观沿袭孔孟的思想,但更强调利要合乎义。以义求利,用天理消除人欲,用公心克服私心。这主要是向官僚士大夫及其后备力量的士人提出人生观方面的要求。
简介:身体性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但这同一个的事实在中西文化中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观法,在此起决定作用不是被观察的事实,而是不同民族对自己的存在的不同看法与体验。本文试图从哲学上指出,正是对身体的存在论规定上的差异驱使两种文化走上不同的路向,并且由此出发才能真实衡量中西身体观差异的后果和意义。
简介:文气观是中国古代文章学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颇为复杂的命题。历代才人慧士对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清乾嘉时期文史大家章学诚杂取诸家学说,兼融己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气观:气贵于昌;文非气不立;集义养气;临文检其心气。章学诚的“文气’’观袭古创新.见解辩证而深刻,对今人亦有许多启迪和借镜意义。
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进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简介:本世纪20年代后期,继南京晓庄师范而创立的浙江湘湖师范,也是一所实践生活教育的新型学校.校长金海观(1897~1971)系浙江诸暨人.20年代初期,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和东南大学教育系,曾亲聆陶行知先生教诲,深受其教育思想熏陶.1930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被国民党政府借故封闭,陶先生处于极度困难时期,金海观接任湘湖师范学校校长后,继承了陶行知在晓庄开创的大师范教育事业.
简介:康有为是清朝末年著名的维新思想家,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思想。以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是康有为变革观的主体内容,基本依据是西方的自然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观,儒学的“至圣先师”孔子被其奉为变法维新的“素王”、祖师爷,借以渲染改革的合理性。康氏以变求通、以变达全的思想并不能改造中国,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仍存严重缺陷。
鲁迅史学观概要
语文观考辨
孔子天命观辨析
简论实践物质观
加强法治观教育实现法治观“全面大众化”
从马克思的“公仆”观到江泽民的“代表”观
林纾的“中学”观
尼采的生命哲学观
浅析萨特的责任观
洪秀全的用人观刍议
论萧红的文学观
浅析林则徐的西学观
观丹麦皇家婚典
孔子的天命观刍议
朱熹义利观探微
中西身体观比较刍议
章学诚文气观简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金海观与陶行知
浅析康有为的变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