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如影随形网"为基础的中美两国大学间实验性合作项目设计了双文化交流模式并进行了一些相关活动。项目结束后的学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如影随形网"网络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认同意识,以及对文化在语言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同程度,有助于提高中方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美方学生未来教学能力的提高。
简介:近年来,语法化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亦即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基于该理论.我们觉得现代汉语中的“注意”一词有一定的语法化倾向。为调查“注意”是否具有语法化倾向,我们进行了语料库分析和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现代汉语的“注意”一词正在经历一种语法化的过程,显示出强烈的情态化倾向,即原本用作实义动词的“注意”现在可以被用作情态动词,词汇意义明显虚化或弱化。同时,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人(包括一些权威的汉英字典的编撰者)并未意识到这一语法化现象,故而在汉译英“注意”一词的过程中.还是倾向于按实义动词来理解和翻译语法化了的“注意”,从而导致了一些错译和误译。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注意”一词的情态化趋势并就提出了语法化“注意”的判定标准及其翻译方法。
简介:本文就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因忽略语篇语类(Genre)而导致忽略语篇交际目的及语篇主题,从而出现阅读理解方面的错误,提出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指导语篇理解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含三步骤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是通过速读提取语篇中作为概念、人际及语篇意义的信息以配合情景语境中的语场、语旨及语式,并据此建立该语篇的语境配置及语类模式。二是根据语境配置及语类模式区分语篇中的必要及非必要成分,区分过程可在语篇主题与衔接手段相结合的前提下完成。三是依据必要及非必要成分及语篇中信息的排列次序,确定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并得出语篇的详细提纲。本文最后结合语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教学模式。
简介:国外语言输入研究在过去30余年间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围绕“什么”和“如何”这两个核心问题,从早期的环境型和互动性语言输入转向对学习者语言输入的研究,提出语言输入影响二语习得的本质在于语言输入如何转化为摄入,同时强调注意力在其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发展的系统回顾和反思,提出了外语教学环境下的语言输入处理模式,探讨了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处理流程,期望对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有所启发。
简介:一、何谓名词化名词化(Norminalization)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词类转化,而是一种系统的对应关系(根据AComprehensiveGrammaroftheEnglishLan-guage,byRandolfQuirketal,pp.1779—1780)。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ChinawillresumeitsexerciseofsovercigntyoverHongKongonJuly1,1997,whichwinrealizethehopeofallChinese.2)China’sresumptionofitsexerciseofsovereigntyoverHongKongJuly1,1997willrealizetbehopeofallChinese.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验证英语最小语篇模式"问题-解决"是否适用于汉语语篇的分析,尤其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以典型的汉语修辞模式"起-承-转-合"为语篇建构格局的篇章。二、对比研究上述两种英汉基本语篇模式的语步,揭示它们的相似性与差异。通过抽样文本分析发现,英语的"问题-解决"语篇模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篇的分析,但"问题"语步时有不出现的情况,语篇结构呈因-果型;而在英语语篇中,"问题"是不可或缺的语步,语篇的组建与信息的组合呈对立型。尽管英汉基本语篇模式存在某种差异,但作者认为,"问题-解决"与"起-承-转-合"可以被看作是同一语篇模式的两个变体。中国传统修辞模式并不是造成中国学生使用"螺旋式"或"间接法"构思谋篇的全部动因,而社会和教育等因素可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