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Beijing--Countriesdifferinwaysofhandlingethnicminorityaffairs.Chinadoesthisbyallowingtherighttoautonomytoareaswhereethnicminoritypeopleliveincompactcommunities.OnFebruary28,2005,theInformationOfficeoftheStateCouncil,China'scentralgovernment,issuedawhitepaperentitledEthnicMinorityAutonomyinChina.
简介:2018年4月12日至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承办的'时代印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四届院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中心主任连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蒙古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特木尔·巴特,蒙古
简介:杨向东、张雪梅合著的《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一书即是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刻总结和集中展示,堪称学术界对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视野宽广、体系新颖、资料翔实、立论有据,在研究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均体现出了诸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
简介:用石头作为刻写书籍的材料,具有经久不坏、长期保存等特点。远在文字发明之始,人们就已有在石头上刻书的举动。例如,在古埃及很早建造的金字塔和庙宇的墙壁上,就深深刻有文字和形态各异的图画。这些内容记录了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的生活过程与情景。又如,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于公元前18世纪,把维护奴隶制的法律282条,刻在一根高8尺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这就是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亦称《石柱法》)。法典全文均用楔形文字铭刻,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现保存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根据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文字刻石。《墨子》一书中多次提到“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石刻文献与金文文献一样,使用较为普遍。我国收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档案是石鼓文。唐初年间在陕西天兴县(今凤翔县)发现了10个石鼓,而每个石鼓上均有刻文。有关石鼓文的刻制年代,历史上曾争论不休。有说是周代刻制,有说是战国时代秦国刻制,还有说是秦朝或汉朝刻制。1931年,学者马衡作《石鼓为秦刻石考》,结束了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马氏认为,石鼓出土于秦国雍地,鼓文中所见水名“氵开”正在雍地,所以石鼓当为战国时期秦国之物。马说精确,遂成为定论...
简介:<正>我们东北师大古籍所八三年刚成立,就计划编写《中国古文献大辞典》。八四年正式列入所重点科研计划,由所长吴枫教授任主编,副所长高振铎副教授、颜中其副研究员任副主编,设“辞书编辑室”具体主持此事。《大辞典》初步计划收书目三万五千余种,分册出版,约一千五百万字。总的规模要超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内容上既祖述前人的成果,也吸取今人的新成果,力求对我国现存古籍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预计九○年前陆续问世。作为编写《大辞典》的第一步,首先编写一个“简明”本。作者队伍由校内外学有专长的老中青组成,以中年同志为主。此本面向文科大学生、中等学校文科教师、古籍工作者和爱好者以及自学文科的青年。编写工作从八四年十月起步,到八五年七月编成,历时十个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八六年初和读者见面。一部书(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工具书)质量如何,要由读者去鉴定,就我们编写的初衷而言,我们是力图体现出些特色的。一、选目求精。旧时常以经史子集四部编组古书,今天自然要有所前进。我们粗分为文学、史学、哲学、文化教育、政治、地理、民族、宗教、科技、医学及综合参考等类,以现今通行的学科划分去划分古籍种类。各类占有一定比例,每类
简介:<正>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就产生了表情达意的文字。特别是近二千多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典籍。其中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典籍——地方志产生、形成尤早,自周秦传承以来从未中断过。其历史之悠久、涵盖之广阔、晶类之繁多、卷帙之浩瀚、内容之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首屈一指了。它既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历史学家、方志家誉为“博物之书”“一方之全史”。为此,本文试图就中国方志文化的特点谈几点浅见,以求救于各位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