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颁令禁止天主教之后,明清之际活跃的天主教传教活动逐渐转人“地下”。在清方档案里,天主教被称为“西洋教”“洋教”“邪教”,其事迹混杂于中国民问秘密宗教的教案中,传教士重新公开进人中国本土则要到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传教士可以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通商口岸活动,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传教士可以进人内地,从此天主教、新教(以下同时称呼时作“基督教”)开始了在中国传教的新时代。

  • 标签: 《北京条约》 文书 地契 广东 教会 外方
  • 简介:<正>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校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校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校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校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以精确的回答.但在建国后的正史校点活动中,《商榷》曾是参考书之一,因此本文的例测即以《商榷》跟校点本对照,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举例对《商榷》校史的得失作一简略的分析评议.

  • 标签: 校点本 校史 《十七史商榷》 王氏 中校 张元济
  • 简介:近读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局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1993年8月出版的《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志》,感触良多。此志由白云区文化局副局长、文联主席陈绍伟主编,虽是内部出版物,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是一本质量颇佳的区级文化专志。读此志后,可以了解到白云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概况,较全面地了解新中国时期该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其中当代文艺创作部分的记述更可启发我们续修区志时开拓思路。

  • 标签: 续修 记述 编纂 清代 清晰 主编
  • 简介:从昌邑王到被迎立为皇帝再到废黜为海昏侯,刘贺本人在西汉政治史上或许无足轻重,但元平元年围绕着他发生的帝位废立过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别是在皇权更迭模式及其正当性论证方面的影响不宜低估。皇朝内部的权力传承或“内继”之正当性,取决于三项条件:大宗嫡系的继体血统,敬天崇祖的守文之德和反映在符瑞灾异中的天意验证。霍光集团因政治利益的考量自下而上废黜刘贺,其正当性因刘贺本人的德行缺陷、灾异征兆而赢得较广泛的认可。废黜过程中的暗涌微澜也未对西汉皇朝的统治正当性构成重大威胁,这与宣帝和霍光应付废立危机得当不无关系。西汉以后历代皇朝的顶层政治实践中,普遍视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为皇权更迭的新典范。其“废昏立明”范式不仅为董卓、司马昭、桓温等政治野心家提供了抉天子以令天下的“正当”借口,也成为集权帝制时代防止社会政治极端恶化的制动器,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持其统治的价值合理性和较广泛的认受性。

  • 标签: 霍光 刘贺 继体之君 正当性论证
  • 简介:清代嘉庆著名学者沈钦韩学问淹博,识见深广,所作大著《王荆公诗文沈氏注》,广引群书,旁采众说,是研读王安石诗文的极佳注本。然而其中也间或评说不当,偶有疏误。后学之人于此自当不需为其避讳,而应正本清源,以作补苴之说。

  • 标签: 诗文 沈氏 指瑕 著名学者 正本清源 王安石
  • 简介:本文归纳在书写清太祖和清太宗个人称谓中出现的同名异书之纷纭现状,汇集中外满族、蒙古、清代历史文献及历史研究诸领域中领衔学者观点,介绍各种不同转写的民族语言和文献根据,讨论两称谓书写中多种转写的学术基础,指出跨民族语言介入两称谓转写之复杂现象对今后有关学术研究的启迪。

  • 标签: 清太宗 转写 称谓 民族史 学术课题 现状
  • 简介:全国部分省市续志篇目研讨会在洛阳市召开,借此机会我代表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对全国部分省市续志篇目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30多名同志千里迢迢莅临洛阳传经送宝,给我们提供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对中共洛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市志办为大会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衷心地感谢。

  • 标签: 续志 洛阳 总体设计 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