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的患者21例,对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在就诊时均存在发热现象、胸片或胸部CT提示肺炎改变、MPIgM1160以上,20例患者球结合膜充血,12例皮疹,21例患者口腔黏膜改变伴随指趾脱皮及手足硬性水肿,18例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肿大,8例肛周膜状脱皮、卡疤潮红;14例血CRP、白细胞水平增高,3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采用阿奇霉素对所有患者进行序贯治疗,并于早期进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人血丙种球蛋白及潘生丁治疗,21例患者均顺利治愈。结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过程中可合并川崎病,对该类患者应尽早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可及早改善病情。
简介:目的总结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尽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IKD173例及典型川崎病(KD)4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特点、急性期实验室特点、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IKD组与典型KD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两组均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IKD组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高于典型KD组;(3)IKD组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与典型KD无统计学差异;IKD组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典型KD组。结论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卡疤红肿,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高,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与典型KD相似。因此,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均有助于IKD诊断,可减少CAL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川崎病患儿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2011年3月~2015年8月对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2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川崎病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KD的29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发热时及恢复期即热退1周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同时测定300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D及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D患儿PLT、PCT升高,恢复期较急性期更显著(P<O.001)。恢复期MPV、PDW降低。PLT与MPV呈负相关,与PCT呈正相关。MPV与PDW呈正相关。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KD诊断,但至少目前不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40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儿归为护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发现,护理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儿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取得一定临床护理效果,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明显增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