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2022年某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性特征,对于其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制定丙肝防治措施提供参照依据。方法:确定研究时间为2012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丙肝病例信息,分析报告资料,选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地区丙肝发病特点,预测后续疾病发生率发展趋势。结果:统计2012—2022年该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共检出阳性患者1963例,在2014年发生率最低,占比4.53%,男性群体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年龄分布广泛,此次研究报告中40-59岁群体患病率最高。结论:经分析该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后续还需加大丙肝防控力度,对于高发群体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柴胡汤加减在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其与常规治疗方法在症状改善、治疗周期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为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120例年龄在20到60岁的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多项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主要观察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鄯善县2009-2012年足口病流行病学时间、区域和人群分布以及病原构成,为进一步完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鄯善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鄯善县2009-2013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42例,为普通病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报告,4、5、6、12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为5岁以下儿童(507例),占总数的93.7%,病例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比例为1.17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61。结论鄯善县手足口病具有春冬季节高发的特点,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因此,加强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监测、诊断和管理工作,重点做好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积极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在医院中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及时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以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5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9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科室分布以ICU构成比最高(81.3%,292/359),其次为呼吸内科(11.7%,42/359)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92.2%(331/359).医院内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体外药敏试验最敏感的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在85%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并且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尤其是ICU和呼吸内科病房的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流行性感冒治疗中应用磷酸奥司他韦的效果。方法:流行性感冒患者取样85例,收治时间2018.01-2019.12,随机分组,给予莲花清瘟颗粒(常规组)和莲花清瘟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观察组)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对比症状消退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21±0.33)d全身酸痛消失,(1.23±0.42)d流涕消失,(0.85±0.41)d退热,(0.89±0.53)d头痛消失,(1.26±0.65)d咳嗽消失,比常规组快,常规组83.33%(35/42)总有效率比97.67%(42/43)的观察组低,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治疗中,在常规莲花清瘟颗粒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奥司他韦有助于缩短症状消退用时,提升用药有效性,可借鉴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 描述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早期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传播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主要参数,为制定最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云南省2020年1月21日至3月9日官方网络报道的疫情数据,用R 4.0.2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更新方程模型分析疫情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估算基本再生数(R0)。结果 截止2020年3月9日,云南省累计确诊174例感染病例,其中治愈170例,死亡2例。发病年龄为41.01±18.54岁,病死率为1.15%(2/174),从出现症状到住院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天,从住院到报告的延迟中位数为2天。人际传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天,R0的中位数为0.267(95% 可信区间: 0.204~0.347)。结论 云南省R0的估计值远小于临界值1.0,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云南得到有效控制,可预见在常态防控形势下,疫情暴发的可能性很小。更新方程模型可用于分析及预测疫情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防止疫情反弹及境外输入采取精准施策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百日咳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百日咳再现现象,值得所有医护人员关注婴幼儿疫苗接种情况,更要关注青少年及成人的发病率。本文通过综述百日咳出现的年龄及发病特点,尤其是青少年及成人的发病特点,国内不同地区百日咳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百日咳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百日咳再现现象,值得所有医护人员关注婴幼儿疫苗接种情况,更要关注青少年及成人的发病率。本文通过综述百日咳出现的年龄及发病特点,尤其是青少年及成人的发病特点,国内不同地区百日咳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综合相关数据和信息来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共卫生决策流行病学信息与地理位置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当中,时空统计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并且生成对应的疾病时空数据和信息,其中的地理系统、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等等信息,在实际流行病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事实上,相关的学者和专家从很早就已经意识到慢性病流行病学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但是慢性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面广泛,而以往设备和计数层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限制,时空统计方法的应用亦是如此。而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尤其是在近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时空统计法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自身也在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为核心下逐渐成熟,使其在新时期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成为了可能,事实也正是如此,时空统计方法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发挥出来了非常重要且不可被代替的作用。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5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童阳性率为47.00%,低于女童的阳性率53.00%;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四个年龄段MP阳性率分别为9.80%、20.20%、30.20%、39.80%,随着年龄的增大,MP阳性率增高;2023年MP阳性率最高季节为夏季,7、8、9月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0%、40.5%、36.1%;2、3、4月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4.3%、21.9%、22.8%。结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女童易感,学龄期、学龄前期儿童感染率高,但幼儿期的MP感染率升高,仍需临床医生重视,对于易感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MP的感染率。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为主,少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因此,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应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