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9年 1月~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 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kappa检验系数 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关键词 ]尿液潜血;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产生原因较复杂,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结石、肿瘤、间质性肾炎、上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有关,目前血尿产生的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急性期最佳治疗干预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上对于血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分析仪、镜检,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尿液分析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但近年来出现过渡依赖尿液分析仪情况。本次研究尝试对比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进行尿潜血分析,分析两种技术的特征、优势利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 2019年 1月一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进行尿红细胞检查;②临床资料完整。入选对象 1042例,其中男 710例、女 332例,年龄 8~ 8l岁,平均( 43.1±10.3)岁。门诊 561例,住院部 471例,来源于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 1.2方法 尿分析仪选择 URIT及配套尿液干化学试纸条、质控品,同时有形成分分析仪清洗液以及维护液质控品。显微镜选择日产生 Olympus制 CX31生物显微镜。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医院建立有尿检验质控体系,尿液采集采用一次性离心刻度管完成。室内质控所采用的自控试纸等材料与设备均进行质控图分析,仪器精密度达到要求。从离心管中取出混匀的尿液 10ml,以试纸浸润 2s,吸净残余尿,上机,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纸跳说明书操作,检测后记录原始数据,并人工审核修整。而后进行显微镜检,将 10ml,尿液置于离心管中, 400×g, 1500/min,离心 5min,放弃上层尿,保留沉淀物 0.2ml,由 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双盲法进行镜检,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内 RBC计数,以沉渣镜检法作为终检标准。报警方案:若尿有形成分红细胞( RBC)经人工图片修正或与尿镜检结果不符,则报警。 1.3观察指标 以镜检作为金标准,分析尿分析检查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指标采用符号 n、 %表示,采用 x2检验或 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一致性检验采用 kappa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尿分析仪检查与镜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1,两者一致性 kappa检验系数 k=0.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晴况,尿分析检查普遍存在阳性强度偏低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尿常规的检查方法较多,对于血尿的检查主要包括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仪器检测等,肉眼检查可判断明显的血尿,其主要通过观察尿色、成分、透明度,或直接试纸检查酸碱度,以判断是否异常,但对于潜血即少量出血,肉眼判断较困难,肉眼检查仅能判断严重的异常。镜检可分为非染色以及染色两种,主要采用非染色法,操作简单。尿分析检查主要包括全自动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尿分析仪,也是本文中的尿液分析仪,能够分析尿液中的细胞含量、比重,并进而分析管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型号仪器所使用的化学方法不尽相同,精度也存在差异。正常人新鲜尿中含有的细胞成分相对恒定,有上限,如潜血检查针对红细胞,正常人新鲜尿仅含有 0-2/μl。大量报道显示,尿分析仪检查与干化学法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基本取代了人工干化学法检查,加之价格适中、开机时间短,得到普及。 但尿分析仪检查并非万能灵药,作为一种检查设备,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误漏诊。本次研究显示,尿分析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達到较高水平,误漏诊的主要集中在“ +”、“ ++”与“ -”之间的鉴别上,尿分析仪限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精度,对于“ +”、“ ++”,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导致强阳性转变为弱阳性,弱阳性鉴定为阴性。 近年来,全自动分析仪发展迅速,精密度高、受主管因素影响小,同时还有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易于开展质控,但价格昂贵,同时仍需要人工复检,尚未得到普及。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内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择110例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细胞免疫以及营养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内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以及营养状态,其具有较高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应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生活质量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1-2020.6未应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另将我院2020.7-2020.12应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应用心血管一级预防,能够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与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背景与目的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无需助溶剂的新型紫杉醇制剂,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小。本研究旨在分析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克艾力®)在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0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给药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单药治疗患者为59.6%,联合用药患者DCR(80.65%)较单药治疗患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7 个月,较单药治疗患者组(3.5 个月)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治疗患者与单药治疗患者组情况类似。此外,耐药复发组与敏感复发组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疗效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耐药复发组不良反应中关节肌肉酸痛和手指麻木显著高于敏感复发组。 结论 含白蛋白紫杉醇(克艾力 )方案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联合用药较单药更有优势,且治疗安全性相当;疗效方便,耐药复发与敏感复发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耐药复发组关节肌肉酸痛和手指麻木显著高于敏感复发组。
简介: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分析北京地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A亚型优势流行基因型ON1地方株感染A549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RSV防治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选用已经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为RSV A亚型ON1基因型的地方株(61397-ON1)感染A549细胞,提取总mRNA,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未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同时随机选择6个差异表达倍数大于2倍的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以未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筛选出1 6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07个基因表达上调,82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反应以及MAPK级联反应正向调控等免疫应答相关生物过程,并在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及NF-κB信
简介:摘要: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FMFA)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它能够识别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影响,从而提前实施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运用数据及统计方法进行风险识别,落实预防措施及改进策略,从而有效地减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治疗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对其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以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比对照组的76%高,(P<0.05),实验组(12%)同对照组(16%)不良反应状况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免疫细胞因子升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采用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药物联合对其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率以及死亡复发率低,值得推荐与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 +Th17细胞中IL-18、IL-18结合蛋白a(IL-18-binding protein a, IL-18BPa)和IL-18受体α(IL-18 receptor α,IL-18Rα)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过敏反应科门诊AR患者45例和该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23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AR组,24例)和阴性组(nAR组,21例)。收集受试者血液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CD4 +Th17细胞中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Bioplex检测血浆中IL-17A水平,并分析其与IL-18 +Th17细胞比例的相关性。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R组患者CD4 +Th17细胞和IL-18 +Th17细胞比例均增加( P<0.01),IL-18BPa +Th17细胞比例降低( 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收的脊灰疫苗接种婴儿1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儿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观察组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比较两组婴儿免疫前后的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免疫前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比较,P>0.05;免疫后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免疫前,观察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的婴儿I型、II型的抗体水平稍低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应在婴儿4岁时加服1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增强脊灰的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