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LDRf分型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初次内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采用LDRf分型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初次内镜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2003年分型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初次内镜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止血成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止血成功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止血成功率为94.12%,两组患者的急诊止血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4.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1.77%,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DRf分型可以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初次内镜治疗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最高病毒载量、年龄、性别及6个月转阴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的HCVRNA及HCV基因分型的数据。结果对284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显示I型131例,占总量的46.1%,非I型153例,占总量的53.87%;HCV基因I型、非I型平均年龄分别为45.0±12.4岁、37.9±10.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布上,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比例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型女性比例大于非I型;HCV基因不同型的最高病毒量及6个月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贵阳地区HCV分型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最高病毒载量与6个月转阴率没有相关性,提示了贵阳地区HCV具体分型可能较为复杂,下一步有必要做HCV具体分型的鉴定以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及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尔特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造成假性减少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仪器法,分别在不同的待测时间对200例静脉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其数值变化;结合直方图,以手工法作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标本的仪器测定结果中,171例测定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出现电子拟合曲线,0、15min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30、60、120min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仪器法0、15、120min与30、60min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29例标本的测定结果未出现拟合曲线,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时,最佳测定时间为采血后30~60min,以不超过120min为宜;未出现拟合曲线的标本需手工法复查,降低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发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草、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从病情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38(95.00%),对照组32(80.00),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测量情况来看,实验组总优良率31(77.50%),对照组总优良率25(62.50%),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其方法起效快,能够有助于患者心悸、胸闷、气急、心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此方法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技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5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患者全部外伤性骨折,18例锁定钢板技术治疗,17例选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小夹板固定。结果锁定钢板技术治疗组,随访8周~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Neer1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满意3例,优良率达83%,保守治疗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满意3例,优良率达82%,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的功能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气雾吸入治疗以喘息性为主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期间治疗的65例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平喘、止咳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异丙托溴铵、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气雾吸入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气雾吸入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明显的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自动分诊系统,对患者就诊流程进行改进,以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治疗安全和工作效率。方法根据我院治疗室的业务需求,由软件部开发自助治疗分诊系统,作为研究应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实施工具。流程再造中,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助治疗分诊系统和就诊流程细节,形成系统和流程达到完美契合的体系。选取流程重组前来我院就诊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流程重组后来我院就诊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排队时间Wq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排队时间Wq1、Wq2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治疗室治疗流程改进后,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排队时间,显著提高了就诊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联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中草药熏洗的效果。方法选择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骨性关节炎1853例,根据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表现以及疼痛部位分类,在关节镜下就各型软骨退变、滑膜增生、骨刺生成、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退行性改变进行微创处理,术后注射透明质酸、中草药熏洗观察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优良1359例,有效418例,无效76例,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95.8%。结论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分类,关节镜下不同情况的病理改变,有针对的关节镜下治疗骨性关节炎,部分病例行胫骨平台关节面下髓内减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配合中草药熏洗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一种较为理想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治疗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105年6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的患者7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后内侧入路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以有效的治疗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但是前外侧入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
简介:摘要HLA分型技术在骨髓库上海分库高分辨检测工作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使用ABI3730xlDNA测序仪,采用SBT单链直接测序法,对上海地区的960份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血液标本进行DNA测序,其中HLA-I类基因对第2,3和4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II类基因对第2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以得HLA高分辨分型结果;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O技术确认;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P或对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作进一步确认。结果960份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的样本进行HLA的PCR-SBT高分检测,用DNA单链测序法一次性获得高分辨结果为720例;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P技术或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做进一步确认,共计标本211例;对于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21例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我们采用SSO技术最终确认了唯一的高分结果;此外,还检测到待确认新基因4例。完成了本次实验标本100%高分结果入库要求。结论SBT单链测序技术为主,PCR-SSO,PCR-SSP联合为辅,是骨髓库开展HLA高分辨分型工作的有力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术中调控呼吸参数维持气腹后PETCO2为35~39mmHg的34例为A组;另维持PETCO2为40~45mmHg的34例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A组相对于B组,VT在T1-T3时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RR也显著增快,Ppeak在T2、T3时显著升高,PaCO2、PETCO2在T1~T3时显著降低,CERO2、Da-jvO2在T3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术中调控PETCO2为40~45mmHg,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短时字词记忆能力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士在分诊时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十二导联心电图筛查,对提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急诊分诊护士在预检分诊时对主诉为胸痛的患者即刻行十二导联心电图筛查,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试验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救治的各时间节点的变化。结果两组首次医疗接触(FirstMedicalContact,FMC)到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FMC到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时间、急诊停留总时间、急诊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在分诊时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心电图筛查,能缩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为患者血管再通赢取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分钟步行法(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中(CHF)的应用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导干预治疗。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组与80例CHF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EF)、B型利钠肽(BNP)进行分析研究。病例完善后对病人进行随机分成6MWT(M)组和NYHA(N);将M、N组随机分成联合康复锻炼组(ME和NE)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M和NM)。参照6MWT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照组与各心力衰竭组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中,NYHAⅡ与Ⅲ及Ⅳ之间的步行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6MWT与BNP之间的相关性在NYHAⅢ,Ⅳ患者中明显高于NYHAⅡ患者。步行距离<300米MM组平均住院人次,死亡例数明显高于ME组。结论6MWT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临床常用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合用可提高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估心功能的客观检测法,可以指导NYHAⅣ患者的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研究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选取我院38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主要包括腓肠内侧动脉分叶型穿支皮瓣、股前外侧分叶型穿支皮瓣、骨间后动脉分叶型穿支皮瓣,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38例患者共32例成活,6例患者出现水泡,皮瓣明显变紫,且皮瓣下有积血,经处理后约50%皮瓣坏死,切痂后可见皮瓣底层组织成长正常,植皮后残留创面可覆盖。经随访1年未见皮瓣面积缩小,颜色、性状与正常组织一致,肢体功能未受影响。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通过不同叶间的组合使皮瓣变为所需形状,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