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康复护理干预与PTCA支架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采用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36%(9/55)明显低于对照组43.63%(2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63.38±4.72、33.52±2.37、15.58±2.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02±3.29、21.61±2.16、10.63±2.3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TCA支架术后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规范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住院患者3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标准规范治疗,B组在标准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标准规范治疗与丹红注射液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人。参照组给予单纯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数据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的心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电图正常者有17例,异常者43例,而冠脉造影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冠脉病变。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判定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分别为90.0%和89.1%,显著高于其诊断符合率诊(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应结合冠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误诊误治。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0名患者,针对对照组的70名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干预举措,而针对研究组的70名患者实施单独的、特殊的护理干预举措。分别采用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采取护理干预前后30天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测量两个指标,分别是心绞痛发生率和不良情绪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在就接受护理治疗之后都在两种自量表的得分方面都明显降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人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其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护理干预之后,仍然都有心绞痛的状况发生。对照组出现40例,占总人数的57.14%,研究组出现21例,占总人数的30.00%。结果发现,研究组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干预的举措,能够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纳入常规组与试验组(n=36)。常规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心绞痛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0.56%,试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7.22%,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为94.44%,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有效率72.22%,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突出,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显著改善,且心电图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的改变。结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治结果分别为95.65%、82.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表现为明显下降迹象(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呈现明显上升迹象(P<0.05)。结论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刺能够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同时配合方剂能够通经活络,良好的针对气虚血瘀证进行治疗,对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进行8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检查、血尿常规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存在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血脂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反应有效减轻,且无明显用药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生命体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15.94%与对照组发生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16/2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单一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忠者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应用参麦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10天为1疗程;两组有心绞痛症状加重于以口服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必要时含服消心痛,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常规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两组心绞痛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4%、60%(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53.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幅度和硝酸甘油用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ST段下移幅度减小,硝酸甘油用量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解除血管痉挛,从而使冠脉血流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防止心肌梗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设为甲组,采用常规药物予以治疗,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32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乙组,在甲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予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且血小板活性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5月-2011年1月间对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ΣST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3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博璞清联合泰嘉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右组,博璞清联合泰嘉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AMI),无死亡。低右组发生AMI3例,重度心律失常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诺博璞清联合泰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有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