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监测与影像CT同步比较分析,是否呈正相关系,用于疗效评估及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对本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0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完成标准方案治疗后,进行体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监测与同步CT影像检查,结束疗程后满一个月评估为基点0月,2月,4月,6月各一次,对水平结果(发生率和符合率)比较分析,利用其均呈现正相关系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及疗程指引,同时作为疗效评估。结果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监测结果,CTC升高(发生率)0月,2月,4月,6月分别为20例(19.61%),26例(25.49%),31例(30.39%),36例(35.29%);与影像CT阳性(指复发或进展)(发生率)0月,2月,4月,6月分别为17例(16.67%),20例(19.61%),27例(26.47%),33例(32.35%);两组检测结果总符合率分别为84.07%,92.78%。结论体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影像CT阳性结果呈现正相关系,对疗效评估有良好的互补作用,对同时出现CTC升高与影像CT阳性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明显获得更好临床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听神经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情况均予以全面的观察,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的术后情况有48例患者发生了全聋状况,有40例患者发生了面瘫,有2例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有4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听神经瘤术后会发生众多的并发症情况,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该予以及时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系统一类特殊的间叶性肿瘤,主要发生部位为胃肠,极少数发生在胃肠以外。肿瘤主要细胞有两类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束状排列。病理诊断危险性高的病例,肿瘤常出现出血坏死,部分病例可出现囊性变。免疫组化检查在该病诊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KIT(CD117),及DOG-1.病理医生在诊断这类肿瘤时要求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综合性诊断,并合理进行肿瘤危险度评判,以引导临床更好地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及CT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患者术前X线及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本组15例患者中,X线检查表现为界限清晰的透亮区,呈偏心性生长,紧靠骨皮质内侧,外形呈卵圆形长轴与骨纵轴平行,可见骨嵴,周围见硬化带,无骨膜反应;CT可见病变对骨皮质、髓腔侵犯范围,见硬化缘、骨嵴分隔等,无坏死低密度。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结缔组织肿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纵膈内淋巴瘤的CT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纵膈内淋巴瘤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均为纵膈内淋巴瘤;而CT检查出纵膈内淋巴瘤18例,检出率为90.0%(18/20),1例高度怀疑,1例漏诊。20例患者病理为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病5例(2例为大细胞淋巴瘤、3例为淋巴母细胞瘤)。结论纵膈内淋巴瘤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肿瘤侵及范围以及解剖细节,且有利于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诊断原发性胸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胸腺淋巴瘤患者20例,选择20例胸腺癌患者与20例侵袭性胸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选择两位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阅片,CT扫描观察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密度等情况以及纵膈淋巴结情况。结果20例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在位置方面,7例肿块偏向纵膈侧,13例肿块在两侧均有生长;在形态方面,15例患者肿块直径超过8cm,11例患者肿块辩越呈结节状生长;在密度方面,7例患者肿块密度较为均匀,10例患者瘤内存在小囊肿状改变,肿块密度不均匀,3例患者存在有较大片坏死。发病年龄、包绕血管征、瘤内小囊肿状改变等与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CT扫描应用在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给予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