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疾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全部符合疾病临床诊断,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心律失常的临床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对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检出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调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结果:试验组治疗后2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降压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调整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治疗 调整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学互动叠加式教学模式(BOPPPS)结合动态情景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选择于我院ICU病房进行实习的60名实习生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3年5月-2024年2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30名为两组平均人数,传统教学及BOPPPS结合动态情景模拟教学为两组实习生分别需要接受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BOPPPS结合动态情景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BOPPPS 动态情景模拟 ICU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对其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与冠脉造影检查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既属于一种无创诊断方式,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动态心电图诊断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60例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下诊断效能与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患者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效能较高,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患者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
  • 简介:摘要对32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技术治疗,术前客观评估,术后密切观察并健康宣教,有效干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恢复优20例,良7例,可4例,差1例。

  • 标签: 下腰椎疾病 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08月-2015年01月对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术。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定标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6-21个月)。术前与术后ODI改善率明显差异(P<0.01)。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95.0%。UCLA系统评价术前与术后在其相邻节段退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了患者症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Dynesys 腰椎 动态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老年冠心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治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自愿分组原则将130例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分析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式对老年冠心病的检测效果。结果 分析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95.38%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75.38%,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10.417,P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以冠心病患者 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均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参照组)、实施动态心动图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有效提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青年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的MRI影像检查资料,包括恶性病变42个,良性病变27个。比较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各种征象,包括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计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青年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恶性病变多呈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部分呈典型环形强化或填充型环形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早期强化率在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地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诊断青年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乳腺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31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相关数据制作成散点图,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室上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室性早搏5组,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的吻合率。结果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吻合性较高;室上性期前收缩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散点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步地运用到脑部血管成像之中,并且在先进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医学条件开展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地推广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逐渐地推广到观察与分析脑部血管成像的各种疾病。我院医护人员运用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并且把它投入到脑部血管成像的使用当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再加上一些其它的配合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性保护,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的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机率,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部血管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54-02
  • 简介:摘要目的将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入的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于此文实验对象,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分组方法是检查方式不同,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的30例患者归于参照组,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的30例患者归于实验组,统计60例患者的检出合计值、满意评分数值。结果参照组患者检出合计值对比实验组患者更低,统计学明显数值差异性存在,参照组患者满意评分数值对比实验组患者更低,统计学明显数值差异性存在。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呈现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间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6.81±0.13)mmol/L、2hPG(7.13±1.42)mmol/L、UAE(9.85±1.02)ug/ml、CRP(0.16±0.18)mg/L、低血糖发生率(2.00%)、血糖达标时间(6.18±1.33)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初诊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截瘫行走架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截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使用动态截瘫行走架。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ASIA运动和感觉分值。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月训练后,Barthel指数分值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截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使用动态截瘫行走架能够显著提升Barthel指数、运动和感觉评分,显著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截瘫行走架 早期康复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法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方法对比进行诊断的结果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睡眠障碍的患者,对所有患者施予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同时给予PSG,并把两种监测方法进行对比,按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来研究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中,检测费用及病人依从性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血氧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1日到 2020年 6月 30日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5.71±1.13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9.03±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2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9.02±2.84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13.26±2.3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81±1.72%)( 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3.66±0.98d)、平均住院时间( 6.44±1.76d)、低血糖发生率( 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7.04±1.25d)、平均住院时间( 9.57±1.82d)、低血糖发生率( 22.73%)( P<0.05)。结论:将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之后,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的糖尿病的治疗种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