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48例肺脓肿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药治疗的临床体会实践。方法 选取96例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肺脓肿内科治疗手段,治疗组患者则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支气管镜治疗 肺脓肿 灌注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急诊护士静脉输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急诊科的护士40例,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选取的急诊护士对静脉输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分析,在了解护士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式确定导致急诊科护士静脉输高危药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现有急诊科护士中,患者对静脉输高危药物的应用、管理以及用药后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方式与保管等方面的得分相对更高。通过采用所因素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后发现,护士的性别、学历、工作时间、职称等均是影响护士对竞买输高危药物认知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以上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高危药物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且导致其出现该种现象的因素相对更多。因此,在开展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提升急诊护理人员对该种药物使用的认知水平。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输注高危药物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血小板输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手术及外伤等情况。然而,一些患者在接受血小板输后仍然表现出无效或亚效应应答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管理难度。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在解决血小板输无效问题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深入研究患者与供体之间的血小板差异,为个体化的血小板治疗提供精准的指导。传统的血小板输仅关注血型配对,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通过分析患者和供体之间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他相关因素,有望在避免免疫排斥、提高血小板存活率和增强治疗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突破。

  • 标签: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临床 血小板 输注无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以及静脉葡萄糖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低血糖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静脉葡萄糖输。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踪观察,记录血糖变化、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输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结合静脉葡萄糖输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血糖恢复正常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 护理措施 静脉葡萄糖输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甘露醇导致静脉炎应用冰肌散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1-2023.12收治68例静脉输甘露醇导致静脉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温水热敷、观察组(n=34)外敷冰肌散;比较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外敷冰肌散可缩短静脉输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症状改善时间,提升疗效,可推广。

  • 标签: 冰肌散 甘露醇 静脉输注 静脉炎 症状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冷沉淀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输红细胞+血浆)与试验组(输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每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组患者24 h止血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0.56%),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T、APTT、FIB指标水平对比差异甚微(P>0.05),治疗24 h,试验组患者的PT、APTT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冷沉淀输能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缩短出血时间,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 标签: 消化道大出血 冷沉淀输注 凝血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和空白对照组(C),每组3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D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C组静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前(T0)、拔管前5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即刻的躁动评分(SAS).结果二组间的T0比较,MAP、H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T1,T2,T3与T0相比MAP明显增高HR明显变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内的T1,T2和T3的MAP、HR与T0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T1.T2和T3同一时间段MAP、HR比较,观察组的MAP,HR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拔管即刻(T2)S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地佐辛静可有效降低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抑制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不延长苏醒时间.关键词地佐辛;全麻鼻内镜术;苏醒期躁动鼻内镜手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手术,术后由于鼻腔填塞、分泌物外流、疼痛及苏醒期不适等可引起患者烦躁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尤其在气管拔管时更为剧烈,被认为是麻醉中的高风险阶段1,临床上已有很多预防和降低的方法2,本研究用地佐辛在术毕前静,观察术后拔管时躁动发生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一定的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患者32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脑脊液蛋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治疗既可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质量的目的,同时,也缩短了患者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恢复、脑脊液蛋白恢复以及住院的时间,对患者更好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药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输不同剂量氨基酸对围术期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将本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资料,均于术中输氨基酸,依据剂量分两组,每组各30例,低剂量组为1ml/kg/h,高剂量组为3ml/kg/h,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30min体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h高剂量组差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术前、术中低剂量组患者血糖差值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在术中输不同剂量氨基酸均可起到控制体温变化的作用,其中低剂量氨基酸对患者血糖影响更小,相对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氨基酸 围手术期 体温 血糖
  • 简介:真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肿曲霉菌病等,病死率高。其治疗首选静脉输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发生静脉血管损伤,输液渗漏。重者发生静脉炎,甚至血栓形成。它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治疗质量和患儿预后。由于真菌感染需要长期治疗,所以血管保护对患儿治疗质量和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现对我病房输两性霉素B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两性霉素B 静脉血管损伤 真菌感染 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静注
  • 简介:目的分析重型和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输洗涤红细胞后疗效的差别.方法选取两型患儿共23例,在输血背景相同的条件下,调查相同年龄阶段(3-4岁)两组各21例次输洗涤红细胞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型患儿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量的差异,以及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果42例次输血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同年龄阶段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每输1U洗涤红细胞后每千克体重血红蛋白增量较中间型地贫患儿相比偏低(P〈0.05).结论在同年龄阶段输同量的洗涤红细胞,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由于其病情相对较重,导致Hb提升水平比中间型患者低,同时临床在应用洗涤红细胞时应确保达到目标Hb水平和安全血双重目标的实现.

  • 标签: Β-地中海贫血 输血 洗涤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我院上级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将静脉注射高危药物汇编成一份满分为 100分的知识问卷,并召集我院所有符合条件的急症科护士(共 68名)进行静脉注射高危药物相关知识答题,并根据得分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8名急症科护士在静脉注射高危药物问答中平均分为( 65.8±10.5)分,护士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婚配和职务均对最终得分有明显影响( P< 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高危药物的认知明显受到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婚配和职务多方面影响,针对该点,远方可以分情况为护士进行相应培训。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静脉注射 高危药物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维持中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25例和异丙酚组25例。常规诱导后,术中维持两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持续泵入,据患者生命体征和BIS值调整药物输速度。记录入室后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2min(T2)和置入喉罩后3min(T3)、手术切皮时(T4)、麻醉后30min(T5)拔出喉罩时(T6)的MAP、HR、BIS,记录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患者的MAP和HR于T1、T2时显著低于T0时点,在T6时HR显著增快(P〈0.05);依托咪酯组于T4时MAP升高,HR增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比异丙酚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麻醉 全身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输注 静脉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酚妥拉明持续泵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肺炎的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酚妥拉明持续泵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不大。结论酚妥拉明持续泵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并未引起患儿血液动力改变,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酚妥拉明 小儿肺炎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8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病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药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4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62例,将其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1例病人。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完全康复 10例,部分痊愈 15例,需要继续治疗 6例;对照组患者完全康复 2例,部分痊愈 5例,需要继续治疗 24例。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异烟肼 结核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