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乙型肝炎患者肝门区淋巴结 肿 大的超声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 2019年 7月收治的 4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肝门区淋巴结进行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肿大数目、大小、范围及内部血流信号,同时对胆囊壁厚度进行测量,记录好检测数据。结果 通过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 1个( 6例), 2个( 17例), 3个( 10例), 4个以上( 7例)。超声显示淋巴结长径为 14~ 31mm,平均 18mm, 位于门脉主干、肝动脉周围及肝胃韧带间,以门脉主干周围多见;淋巴结呈卵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以低回声为主,回声欠均匀,比较孤立,内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 结论 通过超声图像能够确切掌握乙型肝炎患者肝门区淋巴结肿大情况,清楚显示淋巴结个数、大小,对治疗乙型肝炎患者 确诊 淋巴结肿大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CD1a在鞍区病变的表达情况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鞍区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CD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CD1a在15例Rathke′s囊肿内的正常垂体细胞、3例增生的腺垂体组织和2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均100%的弥漫性强阳性表达,但在76例垂体腺瘤仅7例灶性阳性。CD1a在6例垂体生殖细胞肿瘤、62例颅咽管瘤、1例颗粒细胞瘤和3例垂体细胞瘤均不表达。结论CD1a可用于鉴别正常垂体细胞、腺垂体增生和垂体腺瘤,前两者呈弥漫性阳性,后者不表达或呈灶性阳性;由于正常垂体细胞表达CD1a,当有垂体炎时不要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简介: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顺序。方法10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外踝一后踝一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对照组行后、外、内踝顺序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90.4±8.5)分高于对照组的(81.6±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7,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6.5±15.1)ml、手术时间(51.6±6.5)min、临床愈合时间(5.51±1.52)周均少于对照组的(161.6±16.4)ml、(63.4±8.1)min、(6.86±1.6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0、8.034、4.269,P〈0.05)。结论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疗效肯定,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对6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保守跟手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266例,女334例,平均47.4岁。治疗前、后参考JOAscore,结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ADL评分拟定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94.2%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守和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保守治疗基本无创,无并发症,安全,无痛苦,费用低;而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横突间植骨术,既能够对椎管做到彻底减压,又能一次性重建腰椎稳定性,中、早期随访效果良好,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某县(区)部分在职干部职工2015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方法:选择某县(区)2015年部分在职干部职工1892人,均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本次健康体检中共有1892名在职干部职工参与,有1857名存在异常项目,存在异常项目的干部职工达到98.15%。表示大多数干部职工存在健康问题,需要重视。在体检中有28.00%肝功酶异常,有9.00%肾功异常,有44.00%的血脂异常,有18.20%的头CT异常,有16.00%的CR胸片异常。有48.00%出现体重超重,有46.60%出现脂肪肝,有44.50%出现心脏彩超异常,有44.00%出现血脂异常,有28.00%出现肝功转氨酶增高,有25.00%出现胆道疾病。结论:在某县(区)部分在职干部职工中进行健康体检,可以更好地了解干部职工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保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干部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