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对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cms)CCA-4261与恢复系Pantc—1的杂交组合的育性恢复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Pantc—1的育性恢复遗传属于单基因控制性状。对全部属于C.annuum的48个辣椒品种(系)5个甜椒品种(系)进行筛选,以查明它们是否存在育性恢复基因或雄性不育保持基因,并根据雄性不育细胞质是否转移到比较理想的辣椒品系讨论了这些品种(系)究竟属于保持系还是恢复系。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系 育性恢复 遗传
  • 简介: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两种病害,会在田间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从而延误防治时机。尤其是黄瓜霜霉病,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 标签: 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霜霉病 症状识别 防控 防治时机 黄瓜栽培
  • 简介:赤霉素(Gibberellinacid,G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研究了GA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对加工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GA溶液,浸种6h最有效,能将辣椒种子发芽势提高25.0%以上,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壮苗指数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幼苗的节间长度较短,有利于种子萌发培育壮苗。

  • 标签: 辣椒 赤霉素(GA) 种子 萌发 幼苗 生长
  • 简介:本文概述了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我国实施推广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性可行性。并指出要加强我国,特别是我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必须注意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并完善无公害生产标准化体系,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等问题。同时指出应针对我省具体情况,加大我省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方面的植保科研力度。

  • 标签: 农化残留物 无公害蔬菜 质量管理 检测 检疫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
  • 简介:为探明甘蔗滤泥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根据前期广西设施土壤盐渍化调查结果,模拟6种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对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各施用3种梯度甘蔗滤泥有机肥,研究甘蔗滤泥有机肥对作物的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以牛角椒"桂牛5号"作为供试作物。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牛角椒的产量、株高、开展度及茎粗先升后降,在T1处理达到最高。对不同盐渍化土壤栽培的牛角椒施用甘蔗滤泥有机肥,均能提高其产量、株高、开展度及茎粗,高用量(F2)甘蔗滤泥有机肥的作用优于低用量(F1)。但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甘蔗滤泥有机肥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甘蔗滤泥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具有修复作用。

  • 标签: 甘蔗滤泥有机肥 牛角椒 盐渍化 产量 性状
  •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区。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

  • 标签: 抗烟草花叶病毒 荧光原位杂交 高度重复序列 DNA纤维 基因定位 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