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制定放化疗方案提供量化评估方法。方法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从全国21家医院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治的2 008例接受放化疗的早期(Ⅰ/Ⅱ期)E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417例,女591例,年龄2~83(42±14)岁。根据放化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先放疗组(388例)和先化疗组(1 620例)。生存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和识别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两种疗法的预后预测模型,并使用该模型预测全部患者的个体化死亡风险,以确定适宜每例患者的放化疗方案。结果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4.2%(95%CI:69.6%~79.2%),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9.7%(95%CI:67.1%~72.4%);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虽然数值上高于先化疗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HR=0.84(95%CI: 0.68~1.05),P=0.133]。筛选出年龄、性别、美国东部合作肿瘤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原发肿瘤侵犯(PTI)等6个变量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先化疗组:HR分别为1.01、1.25、2.07、0.77、1.34、1.49,均P<0.05;先放疗组:HR 分别为1.02、1.31、1.66、0.78、1.37、1.29,均P>0.05)。全部患者接受先放疗方案的5年期望死亡风险的均值低于接受先化疗方案(26.8%比30.2%,P<0.001)。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和先化疗方案的预测死亡风险存在个体化差异。结论Ⅰ/Ⅱ期ENKTCL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的期望预后优于采用先化疗方案。根据个体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评估放化疗顺序对其死亡风险的差异性影响,有助于临床为该患者制定最佳的放化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缝核动态功能连接(dFC)的异常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30例首发未用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例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M(Q1,Q3)]16.5(15.0,17.0)岁];以及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17.0(16.0,18.0)岁]的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将中缝核分为中缝背核(DRN)和中缝中央核(MRN),采用基于种子点的dFC方法分析病例组DRN、MRN与全脑灰质dFC的异常改变。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对病例组进行临床特征、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受试者dFC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取差异脑区dFC的变异值,并分析与HAMD-17评分、认知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DRN与右侧颞上回dFC(MNI坐标:33,-12,-12;体素大小为468;t=4.715)的变异值升高,范围延伸至右侧脑岛、豆状核、壳核、中央沟盖等脑区(GRF校正,voxel-P<0.005,cluster-P<0.05)。病例组差异脑区的变异值与HAMD-17中总分、迟缓因子得分,以及WSCT中总用时间、正确思考时间、错误思考时间、非持续错误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8、-0.365、-0.488、-0.470、-0.412、-0.390,均P<0.05)。结论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DRN与颞岛叶皮层、纹状体等脑区dFC的不稳定性增加,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改变存在相关性。
简介:摘要: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皮质激素,有可能损害胰岛的功能,并因糖尿病而加重。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的病情控制和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下文对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的临床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中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随访中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中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肺结核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施行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加强微信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前后的依从评分、整体恢复情况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微信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评分更高、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大多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微信健康教育方式的护理效果突出,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内转移淋巴结解剖部位与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8例N1期NSCLC患者资料,男79例,女59例,年龄26~81(59±10)岁。分别依据以肺内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分期方案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进行分期,其中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分为肺门组(第10、11组,mN1b)(36例)及肺内组(第12~14组,mN1a)(102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复发风险及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分期方法在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评估两者对具有不同疾病复发和生存风险的患者进行分期的有效性。结果根据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其亚组间(mN1a组比mN1b组)5年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5%比35.7%、81.2%比56.0%,均P<0.05),而根据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其亚组间D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期提示改良N1分期对于DFS(HR=1.814,95%CI:1.005~3.275)及OS(HR=3.919,95%CI:1.918~8.009)均为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并非DFS(HR=1.360,95%CI:0.767~2.412)及OS(HR=1.620,95%CI:0.839~3.131)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N1期NSCLC患者肺内转移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可以有效预测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且优于AJCC第八版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及血清转运蛋白(TSPO)联合格拉斯哥评分与休克指数比值(rSIG)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04例,术后随访90 d,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52.6±4.1)岁;预后不良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53.2±4.4)岁。统计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rSIG值及血清TSPO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SIG联合TSPO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sTBI患者从受伤至获得救治时间、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即时血糖、血清TSPO水平、CT提示中线移位≥5 mm、脑疝形成及术后并发症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SIG为保护性因素(均P<0.05)。预后良好组的rSIG值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11.6±3.2比6.6±2.0,t=9.021,P<0.05),血清TSPO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1.3±0.3)比(3.1±1.1) μg/L, t=12.350,P<0.05]。rSIG值和TSPO联合预测sTB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0.808~0.9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92.0%,两者联合的AUC高于单独rSIG、TSP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BI患者中,rSIG值与血清TSPO呈负相关(r=-0.439, P<0.05)。结论sTBI预后不良者具有rSIG低值及血清TSPO高表达,两者联合应用对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93例、女49例,年龄24~81岁,中位无病生存期5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5.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与患者无病生存期有关联;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患者总生存期有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4.406,95%CI:1.619~12.006)、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102,95%CI:1.461~11.513)以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8.171,95%CI:2.357~140.073)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8.573,95%CI:1.630~45.099)和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721,95%CI:1.068~20.860)患者总生存期短。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及近似完全缓解患者总体预后较好;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国将远程医疗模式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治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的24例疑似OSAHS患者,以电子问卷评估和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HSAT)进行确诊,对确诊患者进行远程自动气道正压通气(APAP)治疗。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进行视频随访,通过独立建立的数据管理平台由患者填写随访问卷,通过APAP内置的数码卡获取APAP治疗数据和依从性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时点患者APAP使用时间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确诊为OSAHS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20例(90.9%),年龄为(45.6±10.2)岁,治疗前患者AHI为(46.9±20.4)次/h。20例OSAHS患者接受了APAP治疗,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时依从性良好患者占比分别为15/19、10/19和8/18。患者治疗前嗜睡严重程度影响依从性,ESS评分每增加1分,依从性(95%CI)增加6.16%(3.01%,9.31%),年龄、体质指数及治疗前AHI对依从性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患者AHI分别为(2.5±2.1)、(2.2±1.6)和(1.9±1.0)次/h(P=0.195);治疗满3个月患者ESS评分为(7.0±3.3)分,低于治疗前(10.6±3.1)分(P=0.079)。结论远程医疗模式诊治OSAHS的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好,实际可行。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特点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语言、认知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负性情绪,这些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音乐治疗是运用专业音乐及音乐元素作为干预,介入医学、教育、日常生活的治疗方式,用于提高个体、小组、家庭或社会的幸福指数。本文着重分析音乐放松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对肝癌合并微血管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其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合并微血管癌栓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术前抗病毒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使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预测因子,并采用R软件制作预测列线图,使用区分度和校准度评价建立的预测模型。结果共1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22例、男131例,年龄(51.3±11.7)岁,抗病毒组62例、非抗病毒组91例。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术前抗病毒治疗组的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均较高(χ2=41.423,54.389;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抗HBV病毒治疗(HR=0.301,95%CI:0.171~0.532,P<0.001)、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HR=1.226,95%CI:1.157~1.776,P=0.032)、肿瘤直径(HR=1.008,95%CI:1.001~1.016,P=0.02)与总体生存相关。3年和5年生存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95%CI:0.712~0.782)和0.755(95%CI:0.724~0.593)。结论术前抗HBV治疗可改善合并微血管癌栓的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建立的针对合并微血管癌栓的肝癌患者肝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预测模型较为准确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MDD)患者谷氨酸能神经递质与神经传递功能紊乱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MDD患者52例,社区招募健康对照51名,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被试抑郁、焦虑症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MDA受体NR1亚基mRNA水平。结果MD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D组血清谷氨酸水平[(35±6)mg/L 比(29±6)mg/L, P=0.021]及血液NR1亚基mRNA水平(1.5±0.8比0.8±0.6,P=0.001)高于健康对照组。MDD组血清谷氨酸水平与抑郁核心症状分呈正相关(r=0.52,P=0.028),NR1亚基mRNA水平与总病程呈正相关(r=0.42,P=0.024)。结论MDD可能存在谷氨酸能神经递质水平紊乱及NR1亚基表达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BT)治疗重症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重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BT治疗的49例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重叠组)与同期行BT治疗的50例重症哮喘患者(哮喘组)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激素用量、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以及重叠组治疗前后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术后3周内呼吸不良事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哮喘组患者相比,重叠组患者年龄更大[(64±11)岁比(48±11)岁],病程及吸烟史时间更长[10.00(10.00,25.00)年比9.00(1.75,20.00)年;20.00(2.00,40.00)年比0(0,10.00)年],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少[320(320,640) μg/d 比960(320,960) μg/d] (均P<0.05)。重叠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预计值均低于哮喘组[1.98(1.43,2.43) L比2.54(2.02,3.15) L;0.92(0.61,1.26) L比1.69(1.17,2.16) L;(50±16) L比(65±14) L] (均P<0.05),治疗前两组ACT、ACQ、A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内除重叠组FEV1%预计值、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无明显改善外(均P>0.05),余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均P<0.05);治疗后1年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哮喘组各项指标均优于重叠组(均P<0.05)。术后3周内呼吸不良事件,重叠组咳嗽、血丝痰的发生几率高于哮喘组,而痰多、短暂喘息发作低于哮喘组(均P<0.05);两组胸闷痛、节段性肺不张、肺炎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均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BT治疗不仅能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对哮喘合并慢阻肺患者同样有效,但BT治疗对于哮喘患者的效益更佳,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3个标记后延迟时间(PLD)的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技术,探索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闭塞后有症状者与无症状者的软脑膜支及深穿支脑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27例单侧MCA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数据,男16例,女11例,年龄29~85 (55±13)岁。根据症状情况分为有症状组(18例)和无症状组(9例)。采用CereFlow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脑血流量(CBF)、平均脑血流量(mCBF)、动脉通过时间(ATT)及动脉脑血容量(aCBV)等软脑膜支及深穿支的脑灌注参数。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比较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两组内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mCBF、ATT、aCBV)的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有无症状、大脑半球侧(患侧和健侧)及PLD(1.5、2.0、2.5 s)对CBF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有症状组患侧MCA软脑膜支及深穿支的CBF均低于无症状组[(36.8±10.2) ml·100 g-1·min-1比(46.6±13.9) ml·100 g-1·min-1,F(1,75)=13.279,P=0.000 49;(32.3±8.3) ml·100 g-1·min-1比(36.2±7.5) ml·100 g-1·min-1,F(1,75)=4.065,P=0.047];有无症状与PLD不存在交互作用[F(2,75) =0.061,P=0.940]。有症状组,患侧MCA软脑膜支和深穿支的CBF均低于健侧 [(36.8±10.2) ml·100 g-1·min-1比(43.7±10.0) ml·100 g-1·min-1,F(1,102)=12.559,P=0.000 59;(32.3±8.3) ml·100 g-1·min-1比(36.4±8.0) ml·100 g-1·min-1,F(1,102)=6.493,P=0.012]。有症状组患侧MCA软脑膜支,PLD为2.5 s时的CBF较PLD为1.5 s时的CBF高7.34 ml·100 g-1·min-1(95%CI:0.72~13.9,P=0.03);PLD与大脑半球侧不存在交互作用[F(2,102)=0.307,P=0.736]。结论单侧MCA重度狭窄/闭塞后,无症状者患侧MCA供血区的侧支循环较有症状者更丰富。ASL技术可有效评价MCA重度狭窄/闭塞的侧支循环脑灌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入院时及出院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对住院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的临床诊断为HFrEF且存活出院的患者,于入院1 d内及出院前3 d内检查血常规,计算NLR,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入院时及出院前NLR联合对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存活出院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或全因病死。结果共入选了368例HFrEF患者,年龄为(54±14)岁,女性79例(21.5%)。患者出院后随访时间的M(Q1,Q3)为30(10,60)个月,其间95例患者死亡,全因死亡率为25.8%。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出院时收缩压水平及出院时是否口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指标后,出院前NLR是住院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1.143,95%CI:1.048~1.248,P=0.003)。与入院时NLR≤2.25且出院前NLR≤2.00患者比较,入院时NLR>2.25且出院前NLR>2.00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增加近1倍(HR=1.968,95%CI:1.198~3.234,P=0.008)。结论出院前NLR是HFrEF住院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入院时及出院前NLR有助于更好地评价患者出院后的全因死亡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循环肿瘤DNA (ctDNA)与肿瘤组织DNA检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同时探索影响两者一致性的因素。方法纳入 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65例,收集患者的ctDNA及组织基因检测结果、临床病理信息、治疗情况等。分析ctDNA与肿瘤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6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61(28~84)岁,男102例,女63例]均接受了血浆ctDNA检测,ctDNA中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7.30%、2.42%、6.06%及9.70%。其中128例患者接受过组织基因检测,组织中KRAS、NRAS、BRAF、PIK3CA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0.47%、2.34%、7.03%及3.13%。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RAF/PIK3CA基因突变的总体一致率为62.50 %(Kappa=0.200,P=0.023)。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未治组以及肝转移组中基因检测的一致性较高[OR 95%CI为0.206(0.043~0.985),P=0.048],而肺转移组中的一致性较低。结论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差异,抗肿瘤治疗以及肿瘤转移部位可能是影响不一致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