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的患者,术后予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各指标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患者而言,早期康复护理的落实是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提高 的关键,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OA)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膝OA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和对照组(西药)各41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针灸 疼痛评分 中医症状积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6例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观察两组关节活动功能,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 细节护理 常规护理 关节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34例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观察组在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时采用关节镜处理关节腔。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均比术前大幅降低(P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镜 内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近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目标制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018年7~9月)和观察组(2018年10~12月),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制定康复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态度、康复效能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2 w的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术后1 w、2 w膝关节功能评分(KSS)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目标制定能够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康复目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积极性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研究活动中,着重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其是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布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每组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性护理。通过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强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通过加强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有效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术后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9年03月-2020年01月纳入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为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参照组,观察组的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疼痛评分较低;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探究分析精细化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44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20年01月—2021年5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护理,余下 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22例),采取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方面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72.7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表明比对照组较高(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均为2020年6月到12月期间在本院采取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组中4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余下40例采取精细化护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角度明显更大,且患者的疼痛感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水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内在的修复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臭氧水组共4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余各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建立KOA模型。取关节软骨行HE染色确认造模成功后,臭氧水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行臭氧水和生理盐水关节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空白组和模型组则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大鼠膝关节行为学评分、治疗后行关节软骨表面大体评分、软骨组织HE染色及改良Mankin评分、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软骨NF-κBp65(P65)、IKKβ及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治疗后臭氧水组大鼠的膝关节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臭氧水组大鼠关节软骨表面大体评分、改良的Mankin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臭氧水组大鼠软骨组织P65和IKK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臭氧水关节腔注射治疗KOA能有效修复损伤的关节软骨,其修复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软骨,关节 臭氧 对比研究 大鼠
  • 简介:摘要单间室膝关节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膝关节退变的早期阶段,表现为膝关节单一间室退变,多发生于内侧间室,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伴有力线异常的单间室膝关节OA,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调整下肢力线,将压力从患侧间室转移至正常间室或正常力线位置,从而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目前尚无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OA的临床指南。经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学组的专家共同讨论,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卫生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5个问题,先后通过证据检索、证据体质量评价以及确立推荐意见方向和强度等步骤,最终形成25条推荐意见。推荐条目1~5为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条目6~21为手术方法及术中处理原则,条目22为3D打印截骨矫形技术,条目23~25为围手术期及随访管理等内容。指南制订旨在提高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治疗膝关节OA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截骨术 循证医学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通过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8年0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共54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先入院的27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后入院的27例患者为研究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通过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手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得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VAS得分分别为(51.13±3.17)、(39.34±3.94)、(2.34±0.68)分,低于对照组的(55.78±3.82)、(44.41±4.17)、(3.06±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S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关节功能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8年6月-2020年5月开展研究,随机筛选60例膝关节内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以HTO治疗,观察组以HT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VAS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关节内侧 骨关节炎 HTO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PRI等指标。结果:针对PRI指数,研究组治疗后(2.57±0.21)分,比对照组(1.83±0.25)分高,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75例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2021年4月实施临床治疗研究,选取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7)、观察组(n=38)后,分别实施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比较两组足踝功能恢复效果、手术指标及手术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足踝功能优、良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术后QOL为(81.54±6.17)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且微创术式实施可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维护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 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PRI指数等指标。结果:针对PRI指数,研究组治疗后(9.42±1.74)分,比对照组(15.68±2.31)分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6.67%,比对照组73.33%高,P<0.05。结论: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效果好,且利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关节镜微创术联合补肾利湿法对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09月至2020.0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一共60例,采用关节镜微创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利湿法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术联合补肾利湿法治疗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术 补肾利湿法 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的发病因素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63.6±9.6)岁(43~82岁)。对其原发疾病、发病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随访至少1年,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原发疾病为恶性肿瘤者12例,骨质疏松5例;诱因为拔牙者11例,自发4例,不良可摘义齿2例;发病部位位于上颌骨6例,下颌骨10例,上、下颌骨同时累及1例。17例患者均使用抗坏死类药物,其中单独皮下注射地舒单抗1例,静脉使用双膦酸盐16例,其中5例患者同时口服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给药时间为(10.1±3.9)个月(3~18个月)。手术治疗17例,15例患者的创口一期愈合,2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颌骨暴露,行第二次手术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拔牙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最常见诱因,下颌骨多于上颌骨,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坏死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