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持人语:对于英国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无论是民族文学还是国别文学,都叫作nationalliterature,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显然有着更复杂的含义。首先,我们所接受的“民族”概念包含了作为民族国家之民族与作为文化、人种、地域族群身份之民族的张力。“中华民族”包含“多民族”,如何在尊重多民族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基础上建构和维系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是这种民族张力的重要内涵。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是始于晚清,基本完成于1930年代的文化想象和实践共同体,它通过对民族图腾、神话、历史地理的系统建构,建立了一种整体性的民族国家文化认同。
简介:“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简介:民族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主流文学的发展中是一种富有统摄力的意识形态,其向阶级一民族主义的转换是把延安文学观念推向'党的文学'观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党的文学'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或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至为关键的存在样态.至此,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也就由'民族形式'论争时期的民族-现代性转换为阶级-民族-现代性,进而言之为党的-民族-现代性,这是'党的文学'观的内在呈现,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的独特现代性表征.在毛泽东的理论建构中,'党的文学'观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因而此前学界根据把后期延安文学定性为'工农兵文学'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