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结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者中抽选2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260份老年呼吸道感染者标本中,分离的阳性菌株共有179份,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8.85%,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00份(包括普通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占比55.87%;革兰阳性菌有63份(包括屎肠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占比35.19%;其他菌16份,占比8.94%。结论: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是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的致病性细菌,临床上需通过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来甄别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临床价值。方法:以老年呼吸道感染者进行研究,共200例,研究在2020年10月开始,在2021年10月结束,均实施例痰液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诊断结果,并指导患者用药。结果:200例患者中致病菌共260株,151株革兰阴性菌(58.08%),65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对于亚胺培南具有较低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于万古霉素具有较低耐药性。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采用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革兰阴性菌感染者可使用亚胺培南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使用万古霉素治疗,促进疾病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对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期病原体的快速评估,旨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结果出来前开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成功救治的3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对病原体的快速评估结果以及开始抗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3、45和58岁;发病前均有明确的鸟类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气短及呼吸困难,其中1例伴嗜睡、腹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入院后及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偏高〔(10.2~11.9)×109/L〕,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85.2%~94.6%),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3.2%~7.7%)。3例患者入院后降钙素原(PCT)升高,至入ICU时仍升高(0.3~4.8 ng/L);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58.0~162.0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36.0~90.0 mm/1 h)。入院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2例(136.7 U/L、220.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例(249.6 U/L、164.2 U/L);入ICU时3例患者ALT(162.2~267.9 U/L)、AST(189.8~223.2 U/L)均升高。3例患者入院后、入ICU时血肌酐(SCr)均正常。3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以及肺实变,以1个肺叶为主的多肺叶受累,其中2例伴少量胸腔积液,1例伴较多规则的小气囊。3例患者入ICU时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100.0、57.5和105.4 mmHg(1 mmHg≈0.133 kPa),符合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例患者床边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无脓性分泌物,有1例黏膜出血。3例患者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病原体评估结果可能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分别快速给予莫西沙星、希舒美和多西环素静脉注射,同时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3 d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NGS结果提示只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此时病情明显改善,PaO2/FiO2明显升高,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不变,mNGS仅起到验证初始诊断的作用。2例患者分别于入ICU 7 d、12 d拔管,1例因发生院内感染于入ICU 16 d拔管。3例患者均在病情平稳后转入呼吸科病房。结论以临床特点为基础的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不仅有助于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期病原体的快速评估,并且在mNGS检测结果回报之前开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还可弥补mNGS检测结果滞后性及不确定性等缺陷。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黄冈市及其周边地区居民对钞票作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染源的认识,并通过实验分析结果有力说明通中钞票传播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现状,进而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方法抽取黄冈市及其周边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微生物的技术,随机采样,对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总体认知程度不高。随着文化层次、生长背景不同,不同人群对这一问题认识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5);人民币上携带的细菌数量惊人,但未发现有寄生虫卵和大肠杆菌。结论普通居民对钞票作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存在很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应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宣传和普及;人民币上携带的细菌数量惊人,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杀菌消毒。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抽取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335例为观察对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八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9.9%(100/335),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57例,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36例,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7例;检出流感病毒A型占27.3%(41/150),流感病毒B型占52.0%(78/150),病原体阳性率排序为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A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不同年龄段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829)。春季[55.3%(63/114)]和冬季[58.1%(54/93)]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夏季[26.2%(16/61)]和秋季[25.4%(1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98,P<0.01)。结论AECOPD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流感病毒,在好发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离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的新生儿痰液和气管插管末端采样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体32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91株(42.43%),革兰阴性菌1884株(57.47%),真菌3株(0.09%)。病原体中居前5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2.82%、20.01%、17.33%、6.96%和4.9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66.46%、66.5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替坦较敏感(敏感率〉8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磷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结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进行病原体监测,有助于了解新生儿感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特点,以便合理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云港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因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而收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6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或咽拭子提取核酸,用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13重核酸检测;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和GraphPad5.0统计制图软件分别统计分析。结果成年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冬季82.0%>春季48.4%>秋季28.0%>夏季20.0%,χ2=38.473,P=0.000,不同季节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其中冬季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最高;未成年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春季86.0%>冬季76.2%>夏季71.3%>秋季66.7%, χ2=7.946,P=0.047,不同季节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按照性别分组计算核酸阳性率,成年组与未成年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季节的对比:春季86.0% vs 48.4%, χ2=19.436, P=0.000;夏季71.3% vs 20.0%, χ2=22.180, P=0.000;秋季66.7% vs 28.0%, χ2=13.485, P=0.000;冬季76.2% vs 82.0%, χ2=0.758, P=0.384,除了冬季之外,未成年组病原体核酸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成年组。结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出率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不同,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CAP患者的诊治提供有利的实验室数据支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测序(MGS)技术在感染性葡萄膜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疑诊为感染性葡萄膜炎的19例患者的19份玻璃体标本进行MGS检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9~68岁;右眼10例,左眼8例,双眼1例;临床诊断急性视网膜坏死8例(9只眼),诊断不明11例(11只眼)。每份标本留取玻璃体约1 ml,800 μl标本用于MGS,200 μl标本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实验。MGS使用TIANamp Micro DNA Kit试剂盒提取样本DNA,BGISEQ-500平台测序。将测序数据中低质量和长度小于35 bp的数据、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及低复杂度序列去除后,获得的数据与专用微生物数据库比对分析,通过统计对比序列数占比、唯一序列数、覆盖率、测序深度等参数确定测序阳性结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上述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19份标本MGS检出多种微生物,7份测序结果为阳性。其中3份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份为白念珠菌、1份为痤疮丙酸杆菌、1份为副流感嗜血杆菌。3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标本检出的序列数占比分别为77.93%(1 794/2 302)、99.98%(12 843/12 845)、98.88%(5 733/5 798),唯一序列数分别为1 794、12 843、5 733条;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此3份标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均较高,与MGS结果一致。结论MGS可作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一种选择。(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19-523)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骨外科医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的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方法搜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医生发生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资料42例,对血缘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的传播性疾病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年研究期间,11例骨外科医师发生职业暴露人数为42例,暴露率为36.5%;在可确定有血源性病原体疾病的31例患者中,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23例(54.8%);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大部分为骨科器械;在职业暴露发生之后,受伤的医师均可以做到对伤口的及时局部处理。结论针对骨外科医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应采取有效举措加以预防,强化管理,降低职业暴露之后的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快速、准确诊断心血管器械感染仍是临床的一大挑战。解剖影像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或CT血管造影术是临床疑似心内膜炎的一线检查。其能检出赘生物和瓣膜周边并发症。既往研究表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相比,具有独特优点。其可在发生形态学损伤前诊断早期心脏器械感染,并识别感染源或在体内其他部位的细菌栓子。尽管18F-FDG PET/CT的异常结果已作为器械相关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主要诊断标准,被纳入到2015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但美国指南尚未纳入这一标准。除了这些临床可用的影像学手段,研究者们还致力于开发靶向细菌的示踪剂用于特异性感染显像,包括细菌麦芽糖糊精转运体、细菌胸苷激酶、抗生素、抗菌肽、细菌抗体、噬菌体和细菌DNA/RNA杂交核苷酸寡聚物的示踪剂。在上述示踪剂中,放射性标记的抗生素已在人体中进行了研究,但未能成功在临床上用于感染显像。其余大多数示踪剂仅在实验动物中进行了研究。本文比较了解剖和功能影像在心脏器械感染中的作用,并讨论了18F-FDG和细菌靶向示踪剂的优缺点。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研究及临床药物治疗。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PCR检查和细菌培养,并把81例患者分成A、B、C3组,每组各27例,A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治疗2周之后分析对比3组的疗效。结果从病原体的分布上来看,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解脲支原体都是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的病原体,且A组和B组的治疗效果较好,C组治疗效果一般,A组和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较好,而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