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黎锦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首创了“自动主义”阅读教法。“自动主义”阅读教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形成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当前,挖掘“自动主义”阅读教法的精髓,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语文教学中应倡导文本内容诵读,促进语言的运用与建构;尊重学生个性解读,注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加强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简介:摘要爱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黑人女性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其首创的妇女主义思想以黑人妇女为中心,深刻剖析黑人妇女在美国社会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对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深化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紫颜色》集中体现了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通过对几位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描写不仅反应了黑人妇女所面临的特殊生存困境,更加肯定了黑人妇女的生命力与创造性力量。
简介:摘要李白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奇幻夸张、善用意象、以气夺人、具有独特的自我形象。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的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李白的诗歌中不论是描写奇幻绚丽的仙境,讴歌雄奇壮美的大自然,还是直接反映现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诗人自我形象存在黑暗现实的坚决抗争者,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者。李白常常移情入景,将自己的个性、气质、情操都汇人其中,主客观高度融合,表现出一种理性的乐观主义和压倒一切、征服一切的英雄气概,使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客观世界合二为一。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伟大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的人权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两位创始人结合其生活时代的阶级和社会发展状况,深刻揭示了人权的本质及其阶级根源,揭示了资产阶级人权的历史进步性、阶级实质及其虚伪性,深刻阐述了人权总是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的重要原理,强调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不能放弃争取人权的努力,无产阶级应当善于运用人权来改进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推动社会进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中国也进一步发展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并以此指引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简介:建构主义德育方法强调将经验、自主活动、情境等教育要素引入到德育过程中。该方法对于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育人实效颇有启发。基于建构主义德育方法审视当前少先队活动现状,发现活动存在脱离学生的经验建构,对活动的控制过度,活动设计过于理想化、形式化,活动实施不注重育人情境的激发等问题。以理论视角进行探究,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少先队活动的特殊性把握不足,以及过于倚重“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等几个方面因素。因此,要树立少先队员的主体观,注重活动中的自主建构。同时,也要调整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实现由控制者向指导者的转变。另外,还要把握活动的情境生成性,以期增强少先队活动的育人实效。
简介:在后现代、后人文、后真相、后伦理话语共同编织起来的当今时代,人文主义的旧事重提似乎是毫无激情且令人困惑。因此,重新梳理并评述人文主义的思想脉络,首先需要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史特别是问题史做出某种历史性的澄清,从思想本体与认识方法两个层面重新认识被称为人文主义的观念体系。然而,作为思想立场的人文主义逐渐崛起,作为(思想的)方法和习惯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以尼采、海德格尔、维柯、霍克海默,萨伊德、本尼特为理论主线索,重新考察并反思人文主义从古典时代传统到后现代时代的思想嬗变,揭示并呈现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本体与认识方法的双重属性,并由此彰显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思想渊源、理论要义与发展动因。在很大程度上,人文主义传统是作为广泛的历史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当代形式,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对当代语境而言至关重要的绪论,厘清的是预防后人文主义诱惑力的思想与行动的领域,为我们呈现的则是另一种早期的关于语言与情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