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患者应用腕踝针进行护理协助,进一步缓解病痛。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9月~2020年06月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腕踝针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应用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VAS评分为(2.9±1.1)分,对照组为(3.5±1.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腕踝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问题,患者护理治疗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整体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主要模式为D1/D2手术+围手术期化疗、D0/D1手术+辅助放化疗和D2手术+辅助化疗。多年来,业内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包括术后放化疗模式的优化、围手术期化疗模式的优化;并探索了术前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中的治疗。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与探索,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目前已经日趋成熟,但仍遗留了一些核心问题急需解决,包括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获益人群的选择尚未完全明确,疗效评价体系存在局限性,新辅助治疗前的腹腔镜探查尚不够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诊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尚显不足等。我们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结合目前临床研究数据,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对患者特征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基础上,遵循规范化诊治的原则,拟定最合理的治疗策略,最终使患者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高龄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在术后SAS、SDS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50%,与对照组的2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胃癌患者,在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胃癌外科的发展,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残胃功能、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患者的期望和医师的追求。功能保留胃切除术(FPG)理念的出现,标志着胃癌外科的发展进入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时代。由于FPG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及手术标准与规范,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学组牵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分会组织部分专家,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就早期胃癌保留功能手术几经讨论后达成共识。FPG的定义为:早期胃癌在保证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缩小手术范围,合理选择重建方式,尽可能保留胃的功能。其主要术式为缩小手术范围的术式(包括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节段胃切除术、胃局部切除、内镜下切除)和近端胃切除(PG)。PG手术后的消化道重建除了远端残胃与食管吻合外,近年出现的有食管-管型胃吻合、双通道吻合(DTR)、间置空肠吻合、食管残胃侧侧吻合术(SOFY吻合)及双肌瓣吻合(Kamikawa吻合)等重建方式。对于胃保功能手术后的功能评价,主要为残胃功能(包括生理通道、胃储存和初步消化-分泌)的评价、功能相关性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的评价。相信本共识的出台,必将推动临床功能保护性胃手术的规范开展,促进对胃癌疾病发展规律和胃癌手术后残胃功能认知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完善胃癌保功能手术的理论基础研究。同时也相信胃癌保功能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也必然会不断演进、扩大和更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非特异性检验指标组成的预测模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从上海长海医院的电子病案系统数据库中,共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的24 615例病例记录,包括10 497例胃癌,5 198例胃癌前疾病, 和8 920名健康体检。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将研究人群分为验证集、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所有实验室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后,通过梯度增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元网络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选择随机森林作为最优机器学习算法和诊断效能分组,使用后向逐步回归法训练数据,构建最佳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由22个常规检验项目组成的诊断模型V22, 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1.9%。对癌胚抗原(CEA)阴性胃癌,V22也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率0.813,AUC为0.801。结论V22是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胃癌辅助诊断模型,可以很好的区分早期胃癌和由健康组和癌前疾病组成的对照组,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优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EA。
简介:摘要胃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胃癌一般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而癌前病变更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大多通过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这些病变,但因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且患者不易耐受而未被广泛普及。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近年来被应用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筛查,也因其特异性及灵敏度低而受限。因此,寻找新的诊断生物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期待通过这些标记物早期发现胃癌前病变,进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将对胃癌前病变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接诊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一组为对照组,对其仅进行了临床中常规的护理及肠外的营养支持措施。另一组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推进营养计划,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单纯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胃癌是目前胃癌研究的热点,其预后较差。腹腔游离癌细胞可能是在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显示,胃癌T分期、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低分化、革囊胃、食管胃结合部癌以及手术操作等是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目前,腹腔游离癌细胞的获取主要通过诊断性腹腔镜联合腹腔灌洗,细胞病理学检测被认为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其治疗策略国内外目前尚不完全一致,包括术前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化疗、腹腔内局部治疗等,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现阶段我国多采用手术后化疗的治疗策略,最佳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