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选取83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实验,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41例,实验组42例。参照组利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实验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异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骨折的患者使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效果理想,提升临床效果,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法对导尿管固定效果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满选择妇科子宫脱垂及癌症手术患者200例,按留置导尿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对照组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比较两组导尿管固定的效果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折叠率,滑脱率分别为1.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观察组患者感到变化体位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6.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5%(均P〈0.05)。结论: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明显优于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ight Rope联合锚钉固定与单纯Tight Rope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收治的45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5~61(47.8±10.5)岁。按照Rockwood分型:Ⅳ型31例,Ⅴ型14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采用Tight Rope联合锚钉固定治疗25例为Tight Rope+锚钉组,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60(48.1±9.9)岁;采用单纯Tight Rope固定治疗20例为Tight Rope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7~61(47.4±10.8)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程度,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CM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同时拍摄肩关节正位及改良Alexander位X线片,评定锁骨的垂直稳定程度和水平稳定程度。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ight Rope+锚钉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予相应处理后愈合良好。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无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Tight Rope+锚钉组患肢疼痛VAS评分低于Tight Rope组,CMS评分、UCLA评分均高于Tight Ro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14.16、18.26,P值均<0.01)。术后3个月影像学评估锁骨的垂直稳定程度,Tight Rope+锚钉组优20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0%(25/25),Tight Rope组优1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1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106);锁骨的水平稳定程度,Tight Rope+锚钉组优20例、良5例,优良率100.0%(25/25),Tight Rope组优5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75.0%(15/20),Tight Rope+锚钉组优良率高于Tight Ro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P=0.008)。结论Tight Rope固定联合锚钉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效果可靠,可有效减少术后的疼痛,提高锁骨的水平稳定程度和肩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8例后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8.69±1.35)周和(10.19±2.3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0.72±2.24)周和(12.71±3.4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平均20.2±0.9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3月1日-2016年10月2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1例脊柱骨折患者)、对照组一组(51例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以及单纯内固定治疗,将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上部后凸角度(12.41±2.95)%、伤椎后缘高度比(92.35±9.52)%、伤椎前缘高度比(92.66±10.25)%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总有效率90.20%与对照组患者78.43%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应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与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措施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Y形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应用双钛板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措施实施救治,相较于Y形钢板内固定术,临床诊治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河北省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骨科和唐山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横形髌骨骨折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4例和空心螺钉组38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空心螺钉组采用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空心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克氏针组[(68.25±10.81) min与(59.72±12.32) min,t=3.31,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克氏针组[(3.12±0.40)月与(3.68±0.45)月,t=5.91,P<0.05]。两组患者Böstman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升高(F组内=74.69,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4.87,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组间=7.52,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F组内=86.24,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应用V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6.62,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VAS评分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克氏针组(F组间=7.74,P<0.05)。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为20.5%(9/44),空心螺钉组为5.3%(2/38),空心螺钉组低于克氏针组(χ2=4.05,P<0.05)。克氏针组、空心螺钉组优良率分别为86.4%(38/44)、94.7%(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相当,而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实验组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愈合时间较短,对比有统计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1.88%,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相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颌面骨折使用坚固内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144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72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研究组使用坚固内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是97.2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80.56%,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是100%,对照组的优良率是86.1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是(61.7±20.8)d,对照组是(83.1±28.4)d,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是30.56%,研究组是13.8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对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后遗症几率低,临床中能够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盲选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以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A组35例采取跨伤椎固定,B组35例采取经伤椎固定,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脊柱功能恢复、Cobb角、术后即刻矫正度。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引流量均比A组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A组短,脊柱功能恢复(即JOA评分)和术后即刻矫正度比A组高,Cobb角低于A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所获效果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条件允许时优先采取经伤椎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时,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研究时间定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参照组40例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参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实验组相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时,相较于交锁髓内钉固定均治疗有效,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后期并发症少,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旨在筛选出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