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邯郸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2006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抽取6 830例研究对象,随访6年,观察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常见致盲性眼底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瞻性队列研究。2006年,6 830人参与基线调查,男3 163人(46.31%),女3 667人(53.69%),年龄30~97(52.3±12.2)岁;其中患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者3 435例,患病率为50.29%。此外,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病1 250例,患病率为18.30%。4 118人基线不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病,并参与了第6年随访。6年中,共新发致盲性眼病247例,9%(171/1 899)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而基线非慢病者中仅3.42%(76/2 219)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χ2=56.504,P<0.001)。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5,95%CI:1.028~1.062,P<0.001)、眼压(OR=1.064,95%CI:1.014~1.116,P=0.011)和基线患有慢病(OR=1.749,95%CI:1.288~2.375,P<0.001)是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危险因素。计算上述3个危险因素对模型的解释比例,结果显示,年龄、眼压和慢病对模型的解释比例分别为0.436、0.084和0.511。结论邯郸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率较高,2006至2012年,每年约有1.5%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慢病增加了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风险,且作用较年龄和眼压更强。
简介:摘要:数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已经使用结绳计数等方法来开始数学启蒙。因此它不仅是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更是在日常生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的依据,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和发展的过程,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发展小学低段数学必不可少的途径。
简介:摘 要:如何兼顾学生的参与性与差异化,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教师都有可能考虑的问题。在课堂中,我认为分层模式较好地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长足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可用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检测的Tap-hammer激发系统,并报告Tap-hammer刺激在VEMP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方法研发携带惯性触发开关的Tap-hammer激发系统,并将其与肌电诱发电位记录仪耦合,使之能够用于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检测。对20名(男7例、女13例,年龄20~37岁,共40耳)健康志愿者进行气导声刺激(air-conducted sound,ACS)诱发的VEMP(ACS-VEMP)和Tap-hammer诱发的VEMP(Tap-VEMP)检测,记录和分析Tap-VEMP的波形特点及其参数,并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ACS-VEMP和Tap-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40/40)。Tap-hammer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Tap-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振幅以及耳间不对称比分别为(9.80±2.51)ms、(13.90±3.26)ms、(4.09±1.43)ms、(16.43±9.61)μV及(22.68±17.35)%;Tap-hammer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Tap-cVEMP)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及耳间不对称比分别为(13.26±2.07)ms、(21.84±2.89)ms、(8.58±2.10)ms、(457.65±274.94)μV及(20.42±13.46)%。与ACS-VEMP检测结果相比,Tap-VEMP的n1、p1潜伏期较短(P值均<0.05),而两种刺激方式的波间期、振幅和耳间不对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ap-hammer激发系统可以在健康青年人中诱发出VEMP反应,该系统可以作为骨导VEMP检测的备选刺激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快速定量眼外肌的脂肪含量,探索其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初诊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66例,共129例患眼。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眼部评估等数据,以一侧患眼炎症受累最严重的眼外肌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为FFmax,一侧眶部四眼外肌平均FF为FFmean。比较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度组间FF差异,分析FF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随访对比患眼治疗前后的眼外肌FF改变。结果FFmax和FFmean在轻度组显著高于中重度组与威胁视力组,男性患眼中非活动组的FFmax与FFmean高于活动组患眼,病程分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二者与病程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度、疾病严重程度等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治疗后的FFmean和FFmax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34.03%±6.75%对32.26%±6.06%,P=0.040;33.43%±9.44%对29.04%±8.45%,P=0.006)。结论FF可快速、客观定量患者眼外肌的脂肪含量,为病情评估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针对无针刺经历的发作性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效果。研究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结局评估者和统计人员盲态。研究地点2016年6月5日至2018年11月15日在中国的7家医院。研究对象150例无针刺经历的发作性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干预措施8周内20次真穴位处手针加常规护理,20次异节段非穴位非穿透性假针刺加常规护理,或只给予常规护理。主要结局指标随机化后第1~20周每4周偏头痛天数和偏头痛发作次数较基线(随机化前4周)的变化。结果在150例随机患者中[平均年龄36.5 (标准差:11.4)岁;女性123名(82%)],147例纳入全分析集。与假针刺组相比,手针组在第13~20周时偏头痛天数显著下降,在第17~20周时偏头痛发作次数显著下降。第13~16周时,手针组平均偏头痛天数较基线减少3.5(标准差:2.5)天,假针刺组平均减少了2.4(3.4)天(校正后两组差值为-1.4天,95%可信区间:-2.4~-0.3天;P=0.005);第17~20周时,手针组和假针刺组平均偏头痛天数较基线分别减少了3.9(3.0)天和2.2(3.2)天(校正后两组差值为-2.1天,-2.9~-1.2天;P<0.001)。第17~20周,手针组偏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减少2.3(1.7)次,假针刺组患者减少1.6 (2.5)次(校正后两组差值为-1.0次,-1.5~-0.5次;P<0.001)。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手针组和假针刺组患者对针具是否穿透皮肤的感知比例未见显著差异(79%比75%;P=0.891)。结论在预防发作性无先兆偏头痛方面,20次手针的疗效优于假针刺和常规护理。这些结果有助于支持在患者不愿意使用预防性药物或当预防性药物无效时使用手针,并且应考虑将其纳入未来的指南。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NCT0276558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缘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方穿孔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4.5±14.2)岁。分析穿孔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比较手术前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4±3.1)个月(6~18个月),穿孔愈合率94.7%(36/38)。术后气导平均听阈为(21.4±7.7)dB HL,明显小于术前气导平均听阈[(30.9±8.9)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3,P<0.05);术后平均骨气导差为(10.8±6.0)dB,明显小于术前平均骨气导差[(18.4±6.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2,P<0.05)。骨气导差缩小(8.3±1.5)dB。随访期间,发生鼓膜炎2例(4.7%,2/38),再穿孔2例(4.7%,2/38),钝角愈合1例(2.4%,1/38)。无继发性胆脂瘤发生。结论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方穿孔简单、微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