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澳大利亚北部找到众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这种新方法称作控制震源声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此方法是将激发的电磁场送入地层中,研究人员在距发射源5—10公里的地方用高灵敏度的接收器对人工产生的(或控制
简介:吉普赛兰盆地自1965年以来大中型油田相继投产,到目前产量快速递减,现在正采用新的开发方式,使小油田投产,开发重点是放在近岸及已建设的处理平台周围(图1),这些油田正在或准备开发建设,预计在1998—
简介:我国近海已发现的油气大部分产于陆相第三系,为开拓找油新领域,解决好目前油气地质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为此,从探讨南海特提斯演化历史入手,阐述了海相油气的成烃-成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环境,并将珠江口地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南海北部陆坡区列为勘探的首选地区。
简介:澳大利亚1988年海上原油产量达2020万吨,天然气产量为86.9亿立方米,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亚太地区第三位。巴斯海峡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海上产油区,产量占全澳石油总产量的75%。1986年初,巴斯海峡的高峰期产量曾达50万桶/日,满足了全澳大利亚石油需求量的85%。但此后因油价及税收等影响产量下降,且储量亦面临下降趋势,预计到90年代初期,巴斯海峡的产量将下降到37万桶/日。要想维持目前的原油自给水平,澳大利亚必需每年新增2740万吨储量。
简介: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等类型.探讨了沉积微相对储层微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油层水淹情况、吸水和产液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水运动规律;前缘席状砂、河道间及远砂坝等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是今后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
澳大利亚勘探新技术
澳大利亚吉普赛兰盆地小油田的开发
寻找海相油气新领域—从南海北部“残留特提斯”谈起
澳大利亚降低边际油田开发成本开拓新探区增加原油储量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