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思想史研究经常要面对文本与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根据文本而引申和推导思想有可能导致错位和失误;如果只借助“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推测、揣摩和判断,研究基础就更不牢实,于是只能通过关注细节、描述客观和判断审慎来弥补。马克思和恩格斯甄别了格律恩在理解和叙述圣西门及其学说的误解,批判了格律恩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的学术态度。这种批判在今天浮躁的学术界看来仍然振聋发聩。

  • 标签: 文本 思想 理解 学术
  • 简介:获得2008年好莱坞金球奖的影片《革命之路》是一部有着独特形式和风格的剧情片。影片表面上叙述的是家庭婚姻悲剧,但实际上表达的却是深蕴着女主人公生命与生存抗争意识和告白的性别叙事悲剧,直面的是美国1950年代的父权社会现实。影片的时装、表演、镜头等诸多场面调度元素完美的配合,有力地表达了性别叙事的主题,促成了电影叙事的形式系统与风格要素的完美结合。

  • 标签: 《革命之路》 性别叙事 场面调度 形式与风格
  • 简介:论文对马华作家潘雨桐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台湾经验之于潘雨桐的创作有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其世界华人背景的底色,又是中国性的文化落脚点之一,同时又反衬出南洋层次的呈现。潘雨桐的南洋叙述中,身份焦虑一直如影相随,或通过与他者的遭遇加以比照,或通过归返来加以确认。而在别具一格的东马再现中,潘雨桐借助现实、自然、传说和神话的浑融呈现出一个相对震撼的雨林/大河叙事图景,对后殖民本土进行了深入反思。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文文学 马华作家 身份认同 潘雨桐
  • 简介:以现象学批评理论为视域,深入对比研究T·S·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论与中国古典诗学意象说,可发现两者在意象实质、言-象-意转化机制、审美意蕴方面的本质异同。通过对比研究,既深入解析现代主义诗歌巨擘艾氏意象观的精髓,又可挖掘出中国优秀传统诗学意象说的现代特质,以实现双方的互补互照,在古为今用、中西融合中丰富当代诗歌“意象”内涵及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

  • 标签: 审美意象 意向性 直观 客观对应物 非个人化
  • 简介:1949年中国大陆的女性解放运动,拓展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铁姑娘”为代表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评价,打破了女性柔弱无力的僵化性别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改变了传统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瓦解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但是,消匿女性特征的女英雄和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反面女性的脸谱化文学叙述,又将中国社会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现代性社会性别建构推向了另一个二元对立、不平等的性别神话之中。

  • 标签: 女性形象 性别特征 脸谱化 身体形态
  • 简介:当前民族志文体的创新不断涌现,刘新的一书可归为实验民族志一换类.其不仅成功地将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存在状态概括为"自我的他性",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见解:对人物的分析应当发展成为人类学理解社会和历史的特殊方式;经典民族志所呈现的"真实"的概念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反对在民族志中将主体性当作一种类似实体或本质的东西,而应采取历史主义的立场.

  • 标签: 民族志 人类学 叙述 自我的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