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行规范化处理流程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手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并发胃潴留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规范化处理流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营养状况和免疫指标、术后7 d内喂养达标率、术后并发症和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失访2例。2组术前营养状况和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的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IgM、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28~5.332,P<0.05或0.01)。试验组7 d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为(68.93 ± 8.12)%,对照组为(51.19 ± 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38,P<0.01)。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Ⅱ类乙级愈合、吻合口瘘及误吸发生率分别为2.38%(1/42)、2.38%(1/42)、0(0/42)、2.38%(1/42),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7.50%(3/40)、5.00%(2/40)、10.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99~9.88,P<0.05或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0.18 ± 1.69)d,住院费用为(53 268.46 ± 3 651.56)元,均低于对照组的(13.66 ± 2.18)d和(64 972.39 ± 4 029.8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4、2.89,P<0.05)。结论实施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规范化处理流程能够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7 d内喂养达标率、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预防及处理压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职的118名低年资护士符合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训组[男2名、女57名,年龄(23.9±1.2)岁]和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男3名、女56名,年龄(23.5±1.3)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培训前采用培训小组自行制订的关于预防及处理压疮的理论试卷及操作要求考核2组护士,针对薄弱点制订包括3个主题的培训内容。常规培训组护士进行大课堂多媒体教学,每周针对1个主题进行1次授课,每次2 h。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通过分阶段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实施培训,培训护士通过网络自主学习2周后进行现场多媒体理论及操作示教与互动。培训后再次对2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2组护士对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评分及对培训相关内容满意度开放性问题的回答。通过培训小组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需求调查问卷,了解2组护士对课程内容的需求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培训前,常规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78±11)、(83±10)分,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的(79±11)、(84±10)分相近(t=0.522、0.615,P>0.05)。培训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90±8)、(92±5)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的(82±10)、(85±9)分(t=4.581、5.259,P<0.01)。(2)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对培训模式、课程设计、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t=5.169、7.976、4.463,P<0.01)。2组护士均对培训内容满意,对课时及考核方式不满意。(3)培训护士对课程内容需求最大的为Ⅱ~Ⅲ期压疮的处理方法,占81.36%(96/118)。结论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通过灵活的培训模式、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显著提高了培训护士的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水平,得到培训护士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评估远端缺血处理(RI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左心室心肌灌注、心肌活性、心室重构、局部及整体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中华小型猪12头(雄性8头,雌性4头;6~8月龄)建立AM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IC组和非RIC组,每组各6头。RIC组通过在后肢放置血压袖带充气诱导后肢缺血。所有小猪在术后第1天(1st,基线)、14天(14th,急性期)、28天(28th,亚急性期)和56天(56th,慢性期)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获得心肌总灌注缺损程度(TPD)、存活心肌面积(HM)、梗死心肌面积(Sca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异常总分(SMS)和室壁增厚率异常总分(STS)及其与第1天相比的变化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2组各指标及其变化值的差异。结果共有9头模型猪存活并完成显像,其中RIC组5头,非RIC组4头。与非RIC组相比,RIC组28th的HM[(6.0±2.4)%与(17.0±4.6)%;t=-4.158]、TPD14th-1st[(-11.8±5.4)%与9.0%(4.5%,15.0%);z=2.449]、TPD28th-1st[(-15.3±3.9)%与(12.0±3.0)%;t=-10.071]、TPD56th-1st[(-18.0±6.5)%与9.0%(4.5%,12.0%);z=2.449]、HM28th-1st[(-10.5±6.9)%与(8.3±2.1)%;t=-4.507]、HM56th-1st[-15.0%(-17.5%,-8.5%)与2.0%(0%,7.0%);z=2.449]、LVEDV14th-1st[-0.5(-2.5,0) ml与(13.0±4.4) ml;z=2.470]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IC可以在AMI后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在急性期可以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可以挽救存活心肌,从而保护心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发病12 h内的AMI患者,且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缺血后处理组采用球囊预扩张反复充盈、回吸的方法,实现梗死相关动脉的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PCI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NGF水平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入院时,缺血后处理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6.55±4.68)U/L]、心肌肌钙蛋白I(cTnI)[(21.03±2.25)μg/L]和血清NGF水平[(0.13±0.06)ng/L]与对照组[(97.38±5.46)U/L、(21.24±2.36)μg/L、(0.12±0.04)ng/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64,1.39;均P>0.05)。入院后3 d,缺血后处理组cTnI水平[ (22.96±2.46)μg/L]低于对照组[(39.85±3.68)μg/L],CK-MB[(101.28±3.46)U/L]、血清NGF水平[(0.22±0.03)ng/L]高于对照组[(93.50±5.68)U/L、(0.14±0.06)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6,11,70, 11.93 ;均P<0.05)。入院后7 d和14 d,缺血后处理组CK-MB[(13.43±2.35)U/L、(4.23±1.38)U/L]、cTnI[(6.33±1.38)μg/L、(0.78±0.14)μg/L]和血清NGF水平[(0.14±0.04)ng/L、(0.12±0.04)ng/L]均低于对照组[CK-MB(15.48±4.96)U/L、(6.47±1.35)U/L;cTnI(7.75±2.47)μg/L、(1.15±0.39)μg/L;NGF(0.22±0.05)ng/L、(0.19±0.05)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11.60,5.02,8.93,12.49,10.93;均P<0.05)。AMI发病6个月后,两组间不同心肌梗死面积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8,P<0.05)。结论经缺血后处理的AMI患者血清NGF水平呈动态变化,峰值提前,可做为缺血后处理有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缺血后处理可有效减少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预处理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8~10周龄,220~250 g,采用随机区组法将大鼠分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开腹关腹,他克莫司组术前经静脉注射他克莫司,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他克莫司组和模型组制备自体原位肝移植冷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HE染色评估肝组织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电泳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lα)、血红素加氧酶-1(HO-1)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为(1 332.0±52.8)U/L、AST为(2 472.0±257.8)U/L,高于假手术组(65.0±17.4)U/L、(222.3±45.2)U/L和他克莫司组(789.9±54.0)U/L、(533.4±31.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他克莫司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高于假手术组和他克莫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他克莫司组HIF-lα、HO-1相对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他克莫司预处理通过增加HIF-1α和HO-1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冷IRI。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柴胡四黄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中西药组及西药组,每组41例。西药组给予甲硝唑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四黄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D、β-EP水平。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西药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β-EP、MA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EP、MA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中西药组β-EP、MAD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西药组为9.76%(4/41),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四黄汤联合甲硝唑、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理想的疗效,能有效抑制患者细胞损伤,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针对气象区域站工作过程中的常见异常以及相应的排除对策展开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综合对气象区域站的日常维护展开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