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中,潘维指出: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选择以“咨询型法治”为方向的政改方案,而且只要“建立了法治的国家体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顺利结束了。”
简介:7月12日,《南开管理评论》编委会主任成思危先生不幸辞世,编辑部全体同仁万分痛心!成思危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一生辗转抉择无不秉承“富国强民”的崇高理想,年近五旬作为著名化工专家,又赴美攻读工商管理学位,归国后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经济管理的新领域领军开拓,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和“中国创业板之父”。在我们看来,成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管理学家,毕生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科学化、现代化为使命。在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期间,成先生亲自践行他一直倡导的“必须创立中国的管理科学”的目标。
简介:近30年来,中国的管理实践匹配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绩,但中国的管理研究却滞后于管理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即在学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同国际上英语语系主导的形式规范的接轨,但从内容创新和实践解构层面来看,还处在学习、模仿和形式应用的层面;在直面实践的研究和基于中国文化特殊情境的研究方面,总体还处于表象、借用和顿悟的层面。就逻辑层次和结构机理的知识论而言,基于中国管理的研究,在普适层与实践层之间存在着情境层,以及基于特定条件科学和社会亚文化层面的理论知识,即情境理论知识是高度抽象的普适性知识与具体实践的实务行为之间的转换纽带和连接桥梁。中国管理研究历经近30年的学习、模仿与带着问题思考酝酿,事实上已进入了创新前夜,但还需要在进一步不断努力积累下,真正进入解决实践问题和理论创新的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