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阳光体育运动等政策的深度实施,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笔者针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困境。研究发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入口"和"出口"间的矛盾,致使学生的应用性实践能力不强;导师队伍建设科学性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短与学位论文质量间的矛盾,使得论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矛盾,使得合作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创新路径:进一步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采用双导师制,并形成互补机制;提升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强化针对性;强化培养基地建设,创新体育硕士培养模式。
简介: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沈阳市青春期各阶段中小学生的日常活动、生活习惯和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沈阳市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学生每天喝饮料的达到28%,身体处于久坐的平均时间是6.35±0.78h/d,而学生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平均时间不足1.5h。中学生在过去一周上3节以上体育课占73%;去课间操次数2次以下(包括2次)占7%。在自由活动时,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等项目上,但运动强度不高。初中生平均每天用于做作业的时间超出了教育部的规定,仅27%的中学生睡眠时间达到9h。沈阳市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并不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体重、血压整体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生身体素质与起其他省市相比相对较差,肥胖趋势明显。
简介:为探讨不同类型健康体育教学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同维度的影响,选择普及性较广的9种运动项目的健康体育课程,并根据其项目的特点设计了对抗合作交流类、艺术表现类、以个人形式为主的对抗类的3种类型的健康体育课程干预模式,以南开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选修健康体育课程的246名大学生为试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不同类型的干预模式实施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进行测量调查。通过一个学期的健康体育课程的干预后,被试者在5项指标,如躯体性、抑郁、自卑、社会退缩、社会攻击上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发现不同的项目类型对心理健康不同维度也有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