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成都平原是介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邛崃山与东部龙泉山之间的一片冲积、洪积平原,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海拔在400—750米之间,平原周围分布有小片的丘陵,从地形上看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境内河网密布,岷江、沱江自北向南贯穿成都平原,其宽敞的河谷地带为南来北往的古代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很早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简介:广安,地处四川省东部,辖5区市县,6344平方公里,460万人。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全市现有馆藏文物3458件,其中珍贵文物1225件。2007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统一安排部署,
简介:2003年1月19日,陕西宝鸡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等五位农民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西周窖藏,出土27件青铜器件件堪称国宝。由于新闻媒体对这一重大发现的及时传播,神州大地立即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宣传热潮,并波及全世界。
简介: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东天宁寺住持蓉公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化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简介:
简介:《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方李莉等著,学苑出版社2010年1月版。以下简称《研究》),是对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一一梭戛生态博物馆较为详尽的研究性著作。纵观全书,《研究》的亮点在于研究面广,材料丰富,尤其是对陇戛寨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记录和梳理,显得极为详尽。
简介:“互联网+”时代,新的要求、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给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更多维度的要求。博物馆在数字化工作中引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众包模式,通过网络汇集大规模人力以并行“运算”的方式处理相关数据,进行考古研究,运用得当能够大幅度节约经费,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研究进度。众包模式在数字化考古、文物古籍数字化、藏品征集等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工作方面,将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成为推动文博事业向前发展的又一助力,成为拓宽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另一种特殊渠道。
文明的连续与断裂——成都平原史前文明在中国多元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
努力打造“办公桌上的博物馆”积极探索馆藏文物数字化应用新路子
文物宣传应面向社会大众——从27件国宝的社会传播效应谈文物宣传的大众化
正定新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普化寺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
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珠江三角洲文化事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中国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现状研究的有益探索--评《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
“互联网+”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以大英博物馆“众包模式”完成藏品数字化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