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龙门山前缘川西前陆盆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中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年代及分布规律的对比研究,认为五龙沟砾岩、大溪砾岩及大邑砾岩是龙门山造山运动的沉积响应;龙门山的崛起是一个多阶段性的持续过程,其发生的时限依次对应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初期、喜马拉雅晚期.

  • 标签: 中新生代 砾岩 构造意义 喜马拉雅 龙门山 川西前陆盆地
  • 简介: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木里-盐源推覆构造的前缘冲断带上,属石棉-里庄韧性剪切带南端。出露地层为呈北北西向分布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震旦统灯影组和观音岩组,以及中下泥盆统。地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沿层间有蚀变辉绿岩侵入。龙马溪组与灯影组呈断层接触(菜子断裂),而东侧的中下泥盆统与上震旦统接触为大沟断裂,派生的构造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构造成组发育。

  • 标签: 地质特征 金矿化 龙马溪组 灯影组 矿区地质概况 下志留统
  • 简介:结合目前北京地区锚支护基坑旋喷止水工艺常见的设计方案及实际止水效果,分析了利用间旋喷止水工艺止水的利弊。总结了影响间旋喷止水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初步提出了间旋喷止水工艺的改进建议。

  • 标签: 旋喷桩 止水帷幕 护坡桩 基坑支护
  • 简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007年质勘查成果交流会于2008元月10-11日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重点地质勘查成果介绍、专题讲座和2008年工作部署研讨3个部分组成。两院院士常印佛、省地矿局局长吴玉龙、副局长方达、徐小磊、总工程师储国正、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黄步旺以及局属地勘单位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调所所长和机关有关处室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徐小磊副局长主持。吴玉龙局长作重要讲话,他概括盘点了全局2007年的地质成果,就“地质立局,地质强队”的战略意图和实施意义作了重要指示;常印佛院士对于地矿局的找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黄步旺处长作了有关2008年省地质勘查项目的布置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讲话。会上储国正总工系统总结了2007年全局地质勘查成果。地勘单位8位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他们承担的地质勘查成果。省地调中心陆三明博士作了“庐枞地区铜铁多金属找矿前景”的报告。江昌洲、汪涵璋和崔先文教授进行了地球物理探矿方面的技术讲座。刘湘培教授以他几个成功的典型找矿实例作了“踏遍青山忙找矿”的报告。唐永成教授阐述局二次资料开发项目的实施意义,就其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会代表还就局2008年质勘查项目的立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会议总结会上,徐小磊副局长就地勘队伍改革和实现找矿“三个突破”等问题作了专题讲话。局地矿处处长、总工办主任江来利同志作会议总结。

  • 标签: 地质勘查成果 地矿局 交流会 安徽省 地勘单位 找矿工作
  • 简介: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同位素及构造。沉积的综合分析表明,扬子地块西缘造山带的主体隆升时期发生于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其隆升幅度可达2000~4000m,中新世以来至少有5~6km地层被剥蚀,上升速率约达0.6mm/a;与其伴生的前陆盆新生代沉积可分为老第三纪继承性萎缩拗陷盆地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前陆盆改造阶段。前者具有山间和山前磨拉石盆地特征,后者具有类磨拉石盆地性质。深部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第四纪时期岩石图具四层结构,中地壳为一区域性韧性流壳层,是处于岩石图加厚后的均衡调整和区域伸展时期,盆山关系的分析也表明,造山带与前陆盆在形成、演化和改造上具有统一的区域构造背景。

  • 标签: 扬子地块 新生代 造山作用 前陆盆地
  • 简介:5.12大地震对国家造成了一次重大的损失,则对地震预报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地震发生的机理是板块挤压破裂学说。在地震动发生前后都会出现一些宏观或微观异常,在地震发生前其微观异常主要表现为电磁波、地壳倾斜、地应力等异常。本方通过对低频电磁波和倾斜进行测量和研究,可通过数据多台站共享来进行地震预报分析。

  • 标签: 发震机理 低频电磁波 地倾斜传感器 预报分析
  • 简介: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质队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队,座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之乡”的宜宾市繁华的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质队 四川省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找矿
  • 简介: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通过热泵系统消耗少量电能即可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埋管换热系统单位延米抉热功率在设计中应用混乱的问题,本文从公式推导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出发,研究了国家标准《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和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0225--2009)中关于现场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及理论计算的关系,导出单孔的换热系数是单位热阻的倒数,它可以代表埋管的换热能力。提出其与直接测出单位廷米换热功率的区别,从而指导工程方案制定。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地埋管换热系统 换热系数
  • 简介:研究区位于巴音戈壁盆地因格井坳陷北端,通过该区巴音戈壁组上段粘土岩8个样品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地区样品稀土元素总量(ΣREE)偏低,LREE/HREE的值、(La/Yb)N的值及REE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表现为右倾,存在Eu的负异常,Ce元素处全部为基本正常或微量负异常。样品的(Ceanom)指数值总体反映了沉积时期水体的缺氧还原环境。(La/Yb)N的值间反映了长而缓慢的沉积,可推测水深较深,可能为湖湘沉积。物源分析结果反映巴音戈壁组上段粘土岩原始物质应来自上地壳,来自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的长英质物源。

  • 标签: 元素地球化学 巴音戈壁组 物源 塔木素
  • 简介:经过近一年建设,“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7月20日主汛期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完成密云、门头沟和房山三个区县119处泥石流、6处崩塌、4处采空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共376台(套)监测设备的安装,基本完成联调联试,监测数据和图像已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接收和展示,初步实现监测数据传输、入库、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基本实现汛期前三个区县预警预报。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一期工程 主汛期 北京市 地质灾害隐患 监测设备
  • 简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全队现拥有在职职工942人,专业技术人员41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88人,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800多台套,总资产13.5亿元。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队 安徽省 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服务 地质找矿
  • 简介:通过沉积盆地地壳动力学分析及沉积体系的识别与划分,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龙门山中生代前陆盆等时地层格架的充填生长模式。中生代盆地的发育、生长可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T33—J11)为大巴山-米仓山前陆盆期,它是以北部大巴山、米仓山为物源区向南展布;第二个时期(J12—K1)为龙门山-大巴山叠合前陆盆期。早侏罗世中、晚期龙门山完全升起成为陆源剥蚀区,此时大巴山、米仓山仍为物源区,这两个物源区为线状并呈钝角相交向东南展布。

  • 标签: 大巴山-米仓山 龙门山 前陆盆地 时间地层格架 盆地生长
  • 简介:夯扩沉管灌注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工艺,在许多地区被广泛采用,但其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往往由于区域地质条件的特点,而使这一工工艺在这一区有着固有的质量通病.本文通过对蚌埠市淮河北岸夯扩沉管灌注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避免了类似质量问题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放果.

  • 标签: 夯扩沉管灌注桩 质量通病 技术措施
  • 简介:本文通过在介绍源热泵系统监测方法和节能效果减排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北京市昌平区源热泵工程为实例,通过对该项目的源热泵系统监测,分析项目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论证,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及其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大力推广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推广源热泵测试评估体系,通过项目监测分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利用浅层地温热能替代常规能源的消耗,为广泛应用这种清洁、高效的源热泵建筑供能系统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地源热泵 系统监测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 简介:介绍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单元采用自然单元(多边形),而不是网格化单元.成矿有利度计算过程是先对2个预测变量(空间图形)进行相交分析,有利因子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下一个变量进行相交分析,最终得到能反映该预测单元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成矿因子值,在详细介绍了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基础上,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水西沟群Ⅶ1亚旋回进行了预测评价,圈定了Ⅰ级、Ⅱ级铀成矿远景区各1片,Ⅲ级成矿远景区2片。

  • 标签: GIS 成矿有利度 伊犁盆地 铀矿预测
  • 简介:对阜阳城区埋管开展模拟稳定工况试验和地层温度恢复试验,通过观测不同深度的地层温度,掌握不同工况下地源热泵机组运行对地层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模拟运行和地温恢复观测数据,总结出两种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和地层温度恢复的特点,提出埋管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地区提高系统效率提供基础试验数据,充分发挥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稳定工况 地温场 影响 恢复
  • 简介:地层热物性参数是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参数,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均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笔者以北京某工程源热泵系统地层热物性测试评价工程为例,阐述了现场测试获取平均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建立传热模型,利用参数估算法计算了工程场区的热物性参数。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又采用了线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参数估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笔者对两种计算方法的求解方法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由于目前地层热物性参数确定方法还很不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所以笔者提出的热物性参数确定方法只是尝试性的探索,还有待今后的实践检验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工作。

  • 标签: 现场测试 地层热物性 地源热泵系统 参数估算法 线源理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