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输血患者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方法择选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血型实验室中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样品情况,包括出现假阳性、青霉素实验阳性以及DAT阳性情况;分别对比比两组输血患者出现安全事故情况,包括不良反应问题、血型问题以及交叉配血问题。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样品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中以3例(占全部的5.00%)不合格的例数(包括假阳性、青霉素实验阳性以及DAT阳性)较对照组总不合格例数(13例,占全部的21.67%)显著较少,对比差异显著(χ2=6.39,P<0.05);通过对比两组输血患者出现安全事故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安全事故(不良反应问题、血型问题以及交叉配血问题)的总发生率为2例(占全部的3.3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9例(占全部的15.00%),对比差异显著(χ2=6.51,P<0.05)。结论对于输血患者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输血治疗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理护理法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结肠癌患者,将9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者采用整理护理方法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对96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统计显示,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仅为60.42%,观察者患者满意度为91.67%,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其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施行整理护理,使整个护理过程更加完整,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整理护理法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 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面部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护理前后应激状态评分。 结果: 观察组的痤疮治愈率为 96.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97% ;护理前,两组患者应激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P > 0.05 ) ,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都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应激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于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能有效提高痤疮的治愈率,平复患者的不正常情绪波动,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衷中参西”是近代医家张锡纯明确提出的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方法,十分适合现今对中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作者认为,将乙肝的病因从传统认识上升到“湿热疫毒”因素,既与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乙肝病毒相一致,亦为运用清热解毒祛邪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又强调传统病因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强调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处方用药之外,要加强清热利湿解毒药物的运用。实践证明,这种衷中参西的研究方法,是在继承基础的上创新,创新基础上的继承,既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又有利于实习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护理保温对预防直肠癌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40例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来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保温处理,对照组只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手术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的体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60min、90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分别为(36.4±0.4)℃、(36.2±0.4)℃、(36.0±0.5)℃、(36.3±0.5)℃。对照组术中60min、90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分别为(36.0±0.5)℃、(36.6±0.5)℃、(35.5±0.4)℃、(35.6±0.6)℃,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保温,能够预防低体温情况发生,临床中可以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持续脑室内颅内压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0月急诊收治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其中予以持续脑室内颅内压监测者24例(研究组),未予持续颅内压监测者24例(常规组),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C)良好率为70.83%,明显高于常规组(41.67%),且研究组的并发症率(4.17%)较常规组(29.17%)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持续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异常予以处理,对预后改善和并发症风险控制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化研究了预见性护理用于脑血管介入术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此研究中纳入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内实施了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措施的64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32)和预见组(n=32)。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护理,预见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出现概率和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之中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概率高于预见组之中患者,差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常规组之中患者的满意程度低于预见组之中患者,差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 在脑血管介入术中护理当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术中镇痛效果。通过对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以期为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当镇静镇痛药物,A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下肢神经阻滞,B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术后镇痛药需求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 镇痛效果: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均较为理想,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A组)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持续时间更长。2. 生命体征变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A组)较腰硬联合麻醉(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更为平稳。3. 术后镇痛药需求: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A组)术后镇痛药需求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B组),提示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4. 术后恢复情况: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A组)术后恢复较快,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术中镇痛效果显著,且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同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等优点,为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镇痛方法。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病种多、病情急,多伴有开放性损伤,因此急诊多、各种手术多,护理人员相对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健康教育对骨科病人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护士进一步提高对骨科老年病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全程监控,进行及时有效的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