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与心肌桥所在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的115例前降支M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为单纯的MB(A组),31例为合并前降支动脉固定狭窄者(B组)。结果MB的检出率为22.3%,均发生在左冠前降支。B组壁血管(muralcoronaryartery,MC)收缩期狭窄程度较A组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B长度、MB距左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动脉固定狭窄程度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正相关性(R=0.189,P=0.043),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负相关性(R=-0.188,P=0.043),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越重、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越近越易出现桥前血管固定狭窄可能。两组心肌桥相关解剖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示P>0.05,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MB长度、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均不是心肌桥桥前血管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固定狭窄的发生。结论心肌桥桥前血管易出现固定狭窄,与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相关,但心肌桥不是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脉象和舌象来获取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脉诊和舌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疾病复发率等)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1)平均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在4周内缓解症状,而对照组患者则需要8周。表明中医治疗能更快地减轻症状。(2)生活质量改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为“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为“改善”。表明中医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为有效。(3)疾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疾病复发率为12.77%,而对照组为25.53%。表明中医治疗在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更具优势。结论 中医内科运用脉诊和舌诊与某些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可能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对药物敏感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更加适用。因此,脉诊和舌诊应在中医实践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64层CT冠脉钙化积分对冠脉事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82例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专用测量软件行钙化评分,观察钙化积分预测冠脉事件的价值。结果282例DM老年患者共分析冠状动脉448支,272支有不同程度钙化(69%),其中174例为多支钙化,98例为单支钙化;16例为点状钙化;另外156例患者钙化积分平均为467.29分,钙化积分与冠脉事件有明显相关性;弥漫性钙化者不稳定心绞痛明显高于近端钙化(p<0.05);弥漫性钙化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亦明显多于近端钙化者,冠脉钙化阳性合并吸烟、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亦明显增高。结论64层CT诊断弥漫性冠状动脉钙化对预测DM老年患者冠脉事件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实施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应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