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分别采用CT与MR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CT与MR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结果:MR对颈动脉狭窄检出率(98.00%)略高于CT(96.00%),但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对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8.00%)高于CT(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效果相当,MR技术在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效果优于CT。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诊断肺动脉栓塞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9年-2021年期间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给予所有纳入患者均分别采用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进行诊断,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符合率占比100.00%;MR(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和经CT肺动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7%(29/30)和93.33%(28/3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诊断肺动脉栓塞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患者临床接受治疗措施的主要依据。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应用 PFNA 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其中 50例采用常规影像学资料辅助完成手术规划、手术完成(常规组),50例采用MR技术辅助完成手术规划、手术完成(MR组)。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 Harris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MR组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技术有利于提高行 PFNA 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依从性,MR可减少术中患者被照射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CT与MR影像学在含囊性成分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间60例含囊性成分肾肿瘤的CT与MR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采取CT诊断准确率与MR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CT与MR影像学,60例患者中有肾癌囊性变31例(51.7%),特征表现为囊性病灶内密度不均,其中41.9%的病灶周围可见包膜(13/31);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1例(18.3%),其中7例(占63.4%)存在明显壁结节,4例呈多房性表现(占36.6%);囊肿伴感染10例(16.7%),均呈形态规则且厚壁圆形灶,囊壁密度均匀;囊性肾瘤8例(13.3%),均呈多房性表现,分隔薄且密度均匀。结论:含囊性成分肾肿瘤的诊断与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综合CT与MR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MR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别对21例发病后4.5h内和33例4.5~9h内头颅MR灌注和弥散不匹配区域≥20%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r-tPA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Barthel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时间窗内的r-tPA溶栓静脉治疗后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在MR的PWI/DWI不匹配区域≥20%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4.5h内和4.5~9h两个时间窗,用r-tPA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研究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应用X线平片、MR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治疗的42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实施X线平片检查与MR影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性。结果: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等诊断准确率上,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高于MR影像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在关节积液、半月板发生退变、关节软骨毛糙变薄、骨髓水肿、关节腔里面有游离体、关节腔隙变得狭窄等诊断准确率上,MR影像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平片与MR影像进行诊断有各自的优势,但是MR影像检查不具备创伤,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因此建议临床合理联合运用两种诊断方式,为临床诊断这种疾病提供更为全面、准确、优质的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模态MR检查对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及侧枝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调查研究,选择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均实行多模态MR检查,对患者缺血半暗带及侧枝循环予以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基于体积测量方法评估磁共振灌注-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阳性占据53.33%,阴性占据46.67%。基于体积测量方法评估磁共振灌注-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阳性患者DWI图像资料和PWI图像资料相融合图像的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分数平均值是2.75分,阴性患者评分分数平均值是0.25分。基于动态MR血流图的ASITN/SIR侧枝循环分级为1级2例,2级30例,3级20例,4级8例。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及侧枝循环评估中采取多模态MR检查存在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利用MR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检查的作用价值。方法:样本对象为20例(40侧颞下颌关节)于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检查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使用高场MR扫描,采用颞下颌关节专用线圈或头线圈在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以及斜冠状闭口位上应用自动旋回波以及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SPGR)进行扫描,确定患者的状。结果:40侧关节均获得比较清晰的MR图像,能够比较清晰了解患者的关节盘位置情况;FSPGR序列能够比较清晰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但关节盘后带与双板区间分解与关节盘前缘与翼外肌结构显示不佳。结论:MR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检查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场MR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6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实行低场MR诊断。回顾分析患者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病灶检出数量为86个。病灶累及范围为单侧者16例,占比26.67%,病灶累及范围为双侧者44例,占比73.33%。观察平扫信号,T1WⅠ,低信号占比较高,T2WⅠ与FLAIR,高信号占比较高。增强扫描后,86个病灶中81个病灶均存在增强情况,占比94.19%。环状强化53.49%(46/86),脑回样强化46.51%(40/86)。结论:低场MR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CT和 MR平扫和增强特征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 2016 年 6月 -2020年 6月 我院韧带样型纤维瘤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髋臼盂唇损伤诊断中3.0T MR单侧髋关节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分析,共计100例疑似髋臼盂唇损伤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4年1月。纳入患者均接受3.0T MR检查以及关节镜检查,MR检查含常规的双侧髋关节扫描以及单侧髋关节扫描两项。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扫描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单侧法损伤检出率较双侧法高(P<0.05)。经关节镜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髋臼盂唇损伤者97例;MR单侧法检出95例(与关节镜符合94例),MR双侧法检出80例(与双侧法符合79例),单侧法诊断灵敏度、准确度较双侧法高(P<0.05)。结论 髋臼盂唇损伤诊断中,3.0T MR单侧髋关节扫描的诊断效果良好,损伤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疑似患者初筛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中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的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分别予以患者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49例疑似小肠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包括间质瘤11例,小肠腺癌14例,淋巴瘤9例,脂肪瘤2例;病灶位置主要包括18例空肠,12例回肠,6例十二指肠。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查小肠肿瘤性病变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和CT小肠造影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前者创伤更小,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为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对比X线平片与MR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5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别实施两种临床诊断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则为MR核磁共振诊断,对比应用情况。结果:从诊断上看,观察组在实施MR检查之后,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的准确率比较高,和对照组X线平片诊断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CT与MR影像学检查在含囊性成分肾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收的60名患有含有囊性成分的肾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检查手段将其分为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比较诊断准确率,联合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含有囊性特征的肾脏恶性肿瘤进行确诊时,单独采取CT扫描或MR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通常准确度不高。鉴于此,为了提升临床诊断的精确性,有必要将CT与MR两种影像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它们各自的技术优点和特性,实现功能上的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