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5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梧桐叶制剂,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特殊处理。记录每个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具有一定的效果。梧桐叶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为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法。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中药汤泡足对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8年 11月到 2020年 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 气阴两虚型
简介:目的:观察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和“八区十三穴”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火上炎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采用“八区八穴”法和“八区十三穴”法给予眼针治疗,不行针,针刺20min,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中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作以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虽两组间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八区八穴组要优于八区十三穴组。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八区八穴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居多。结论: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对于肝火上炎型眩晕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八区十三穴”分区法。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症状是腹部不适和(或)疼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1],世界范围内的总体患病率在5%一25%[2,3],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和精神压力。在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朱世楷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从师于朱老,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朱老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总结如下。1基本病机乃脾虚为本,肝郁为标,肝脾不调朱老认为脾胃虚弱为腹泻型IBS的致病之本。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大肠小肠亦以通降为顺,所谓'大小肠皆属于胃分'(《灵枢.本输》)。小肠之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功能,实际上就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而大肠之传化糟粕功能,实际上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无论是饮食失宜,还是情志
简介:[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中医临床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表对74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证候调查,统计分析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损伤程度(GCS评分)、病程分期的分布特点。[结果]气滞血瘀型为颅脑损伤最多见的证型,其次为痰瘀交阻、血瘀气虚、瘀阻清窍、肝肾亏虚和规范外的其他证型。实证相关证型的男性发病较虚证相关证型更高,虚实两类证型在性别比的构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滞血瘀、痰瘀交阻、瘀阻清窍、血瘀气虚以及规范外的其他证型分布峰值在20~39岁年龄段,肝肾亏虚型则在≥60岁的年龄段多见;气滞血瘀型多见于急性期、轻型患者,瘀阻清窍多见于急性期、重型患者,血瘀气虚和肝肾亏虚型多见于恢复期、中重型患者,痰瘀交阻型则多见于恢复期、重型患者,证型在年龄、损伤程度、病情分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阻清窍、气滞血瘀、痰瘀交阻等实证证型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肝肾亏虚多见于老年患者。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以实证为主,而恢复期中重型患者虚实夹杂、实多虚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中医辩证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促进其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