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士,共300例,将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患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病例数。结果观察两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观察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年内乙型肝炎病患有0例,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四年内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有12例,对照组仅有2例,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的过程中选择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老年住院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18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跌倒(0.8%)、意外坠床(0.8%)、管路堵塞或脱落(1.7%)、药物误服(1.7%)、交班遗漏(0.8%)、静脉输液外渗(2.5%)]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8%)、(11.0%)、(8.5%)、(7.6%)、(7.6%)、(11.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早期控制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00份,运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实施体外抗生素耐药率的检验,从而对比两个不同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在3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直接药敏试验法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88.7%,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难看出,不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或者是直接药敏试验,都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符合率。然而,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是很短的,操作起来方便,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直接药敏试验在早期控制菌血症中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而减少院感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并严格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例(0.3%),对照组发生9例(1.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590/600),对照组为95.1%(571/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院感控制管理水平,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大幅度增加,利于医院长远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疼痛局部麻醉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则接受的是阿替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反应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的优良率达到了98.00%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4.0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脉搏、呼吸、体温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麻醉中采用阿替卡因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