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对骨科老年患者踝运动认知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骨伤五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骨科护理及踝运动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模式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踝运动执行率和达标率。    结果:实施多模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踝运动执行率和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模式健康教育 骨科 老年 踝泵运动 执行 达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病人自控镇痛(PCA)在肿瘤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指出其能显著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也探讨了PCA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药物过量、操作不当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策略,包括患者教育、疼痛评估、药物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最后,展望了PCA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优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 标签: PCA泵 肿瘤疼痛 疼痛管理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s)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PVP治疗的OVC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新发椎骨折的为12例(20.0%)24个椎,其中相邻椎为11个(45.83%)。相邻与非相邻椎骨折间、有无新发椎骨折间的患者对比,其体重指数(BMI)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而性别、年龄、PVP手术椎个数、骨折椎个数、身高下降、骨水泥注射剂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VP治疗OVCFs患者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18.5kg/m2(低体重指数)。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低体重指数,且与手术本身无关。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新发椎体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适应证,评价单侧入路经皮椎成形在Kummell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56例Kummell病患者,其中男17例,女39例,平均62.8岁。术前CT测量“真空样”改变的体积、位置;椎椎弓根轴线与椎弓根骨性穿刺点与椎“真空样”改变处连线的夹角,确定穿刺方向。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应用X线片评价骨水泥以及骨折椎情况。结果:随访15—37个月,平均25.4个月,骨水泥位置良好,病变椎无再骨折,骨水泥与椎界面无透亮区。VAS评分术前7.6±0.8、术后3d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2±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经皮椎成形技术治疗Kummell病快速、安全、可靠。确定责任椎以利于适应证的选择,准确的影像学测量有利于穿刺的准确性。

  • 标签: Kummell病 椎体成形术 CT 骨水泥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行椎成形术后周围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因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而行椎成形术的患者149例(189椎),统计新发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和发生时间,分析初始骨折椎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关系及性别、年龄、初始骨折数量、骨折程度、骨水泥用量、椎间盘水泥渗漏是否是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有13例(24椎)发生新发骨折,58.3%的新发骨折出现在PVP术后3个月内,9个新发骨折发生在相邻椎.初始骨折椎部位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椎,新发椎骨折的风险明显增高(RR=3.596,95%CI:1.84-7.04,P=0.000).性别、年龄、骨折程度、骨水泥量和椎间盘水泥渗漏不是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PVP术后新发椎骨折发生率是8.7%,其中一半新发骨折位于相邻椎.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椎是PVP后周围椎新发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穿刺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椎压缩骨折患者62例压缩椎80个,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8±1.5)分,术后24小时为(1.8±1.2)分,随访一年为(1.9±1.3)分。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椎压缩骨折效果显著。

  • 标签: 单侧椎弓根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后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1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8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单个椎注射骨水泥量为4-6mL,通过患者术前、术后X片所示椎体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注射成功,24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椎体高度得到改善,椎后凸畸形改善不明显,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改善。结论经皮后路椎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有效、安全的方法,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 标签: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20个椎),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PMMA注入椎成形术。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经皮穿刺椎经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甲基丙烯酸甲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三椎与二椎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三椎复位固定法66例,二椎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三椎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椎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及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椎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椎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及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三椎复位固定。

  • 标签: 滑脱 内固定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椎成形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筛查行椎成形术患者,选取20例术后邻近椎再骨折患者、20例术后邻近椎未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设为骨折组、未骨折组,汇总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女性、年龄、骨折椎数量多、有骨折病史、有术后临近椎间盘退变史、术后发生剧烈疼痛、Cobb 角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差、骨水泥渗漏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椎成形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再骨折现象。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影响因素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修复是目前修复的常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预后和成功率。治疗后五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十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技术被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牙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虽然种植修复成功率高,但在治疗过程中种植周围非常发生感染所造成的不良疾病也随之变多。随着种植种植速度的不断增加,有赖于病害的防治管理却不足。然而,疾病的传播正在增加并影响种植术后的长期成功。因此,在早期评估时评估高危情况,采取措施缩小目标范围,并预防植入物周围的感染是处理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和比较数据,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对于种植性别和结果的研究是有限的。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应该是通过横截面或比较数据。同各国大范围的数据研究并提出原因,并使用即时研究来测试这些数据检查的准确性。牙周炎是诱发种植周围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必须定期使用牙周辅助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这有助于维持种植周围组织的健康。牙周炎是种植周围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疾病在周围环境中的影响程度和病程也各不相同。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固定 牙齿修复 种植体周围病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经皮 弯角 椎成形术( PCVP ) 与 双侧经皮椎成形术 ( PVP )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 (OVCF) 的临床疗效 对比 。 方法 选择我院行 PVP 手术治疗的 OVCF 患者 126 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 两 组: A 组 62 例,采用双侧 PVP 手术治疗; B 组 64 例, 采用 PCVP 手术 治疗。对 两 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B 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A 组 ( P<0.05 ) ; B 组 x 线曝光次数亦显著少于 A 组 ( P<0.05 ) ; 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B 组显著少于 A 组 ( P<0.05 ) ,两 组 患者 骨水泥用量 相当, 无统计学差异 ( P>0.05 );两 组患者术后 3 d 和 6 个月 的 VAS 评分 对比 无统计学差异 ( P>0.05 ) ; 骨水泥分布情况比较 , B 组分布 优良率 92.19 %,与 A 组的 91.94 %相近 ,无统计学差异 ( P>0.05 ) 。 结论 与 双侧 PVP 治疗 OVCF 比较 , PCVP 只需单侧穿刺, 手术时间短, x 线暴露次数少,骨水泥 分布均匀、渗漏率低,且 疗效可靠 ,值得 临床 推广 应用。

  • 标签: 经皮 弯角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子抑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122例使用质子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通过两组临床研究的对比结果,分析质子抑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中122例使用质子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9.02%;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6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子抑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疗效显著,但其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质子抑制剂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抑制剂治疗胃溃疡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03月-2020年10月的72例胃溃疡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抑制剂治疗和单一用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参照组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铝碳酸镁 质子泵抑制剂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术后两种镇痛临床观察和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外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镇痛进行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日常观察和护理。结论静脉镇痛具有镇痛效果明确可靠、用药简单、便于操作和护理方便的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静脉预防骨科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静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患者在术后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来评定足底静脉的预防疗效。结果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而观察组只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有效预防率为9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底静脉能够有效预防骨科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足底静脉泵 骨科 下肢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脂代谢改善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DM患者分为2组,CSII组50例采用胰岛素连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MSII组50例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法。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明显上升,但CSII组较MSII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能更迅速、更有效地改善DM患者的脂代谢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血脂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