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应用MIS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56-72岁,平均64.82±4.84岁。I~II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节段性不稳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单节段融合27例,相邻两节段融合1例,比较术前、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结果术中失血80~220mL,手术时间为140~270min。患者均获随访1-3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96±1.38)分,术后1周及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61±0.69)分及(0.54±0.5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ODI评分为(66.07±4.26)分,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分别为(24.89±3.13)分及(17.50±2.5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查X线片示椎间隙骨密度均逐渐增加,Cage无移位、松动、下沉,椎弓根钉无松动、折断。结论MISTLIF适用于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I~II度),退行性腰锥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改良椎间孔入路扩大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不稳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6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不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TLIF 组(31 例)及 PLIF 组(3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腰椎骨密度、腰椎滑脱程度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MDH)、腰椎前凸角(LLA)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等相关指标;末次随访时行腰椎X线片检查,比较两组椎间融合率;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椎间隙高度、LLA,采用 VAS 评分、ODI 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改良TLIF 6~36 个月,平均 32.7 个月;PLIF组 6~38 个月,平均 33.3 个月。改良TLIF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 PLIF 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椎间隙高度、L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6.92%(63/65),高于PLIF 组的86.76%(5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520, P=0.033)。并发症:改良TLIF 组发生1例硬脊膜撕裂损伤;而PLIF组发生2例硬脊膜撕裂损伤、2例神经损伤、1例根性牵涉痛及1例切口感染,MTLIF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PLIF 组的 19.35%(χ 2 =4.026, P=0.045)。结论:用改良椎间孔入路扩大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提高腰椎间融合率,具有减少术中副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小,可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近、中期临床疗效肯定,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不稳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手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问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44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下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 6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和 0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分。结果 本组 患者平均 手术 时间为( 8 6.34 ± 7.15 ) 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 4.59 ± 1.08 ) d 。所有 患者 均 顺利结束手术, 术后均 未出现神经根、硬膜囊损伤等 严重 并发症 发生 ,病变椎间隙未发生感染 。本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 6 个月的 VAS 评分及 ODI 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手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闯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指导的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月 -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 收治的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后再手术解剖学优势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纳入标准选择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患者25例。根据患者住院ID号尾数的奇偶分为2组:微创组13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微创髓核摘除术;开放组12例,行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差异,以及采用ODI和VAS评分评价术后3个月、1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2.3±1.1)h,长于开放组的(1.9±0.8)h,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15)mL也少于开放组的(340±150)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2,5.466,P值均〈0.05)。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微创组1例随访仅6个月),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1例、良2例,开放组临床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的ODI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内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ODI、VAS评分均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采用的是侧后入路,与首次手术时后路术式非同一解剖入路,针对来自神经根腹侧的复发致压突出物,无需牵开神经根硬膜囊即可摘除突出物。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小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指导的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月 -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 收治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科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任务中于骨科内选取了7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症,符合参与本次研究的入组标准。同时为达成本次研究目的,将患者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35例,比较其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微创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症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具有更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年-2023年10月期间,我院共计收治的80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经后方入路椎间融合术(PLIF),观察组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分组探究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快,结果比较P<0.05。结论: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在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最小化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鹿川活络胶囊联合椎间孔镜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69例,主要进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主要进行鹿川活络胶囊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和活动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VAS评分情况和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鹿川活络胶囊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性因子及活动度的影响较大.关键词鹿川活络胶囊;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性因子;活动度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77-0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预后。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量表(JO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使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方法:根据要求选取我院2021.6-2022.6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入合适的80例,分别进行椎板间入路和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研究了解患者脊柱状态,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和腰骨倾斜角均比对照组好(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右美托咪定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PTED)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方法为100例PTED手术治疗病人﹐以随机数表法为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20例。A组未进行的右美托咪定输完后﹔B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 h);C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3 μeg(kg h);D组输液为右美托咪,定0.4 μLg/(kg h);E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 h)。对比五组患者在加入操作间之后(TO)、术后起始时(T1)、术后终止时(T2)的收缩压、舒展压及心率变化,并对比五组病患的酸痛、恶心呕吐发生率状况。结论TO时,五组病患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对比差值无统计含义(P>0.05);A组T以收缩压、舒张压均超过本组TO时,在T2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数均接近本组TO时,差值也具备统计含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颈椎间盘切除术,研究组进行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VAS评分以及ND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3.3%)比较,研究组的(95.6%)较高;与对照组的VAS评分以及NDI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可见显著好转,肌力明显提升,值得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进行MIS-TLIF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joimaxGmbH公司椎间孔镜,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应用四级扩张导管逐级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形,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置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0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8例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于术后1周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1.8月,优19例(47.5%),良15例(37.5%),可6例(15.0%),差0例。优良率85.0%(34/40)。VAS术后即刻(2.8±1.3)、术后3个月(1.7±0.8)及末次随访时(1.9±0.8)均低于术前(7.5±1.1)(t=17.455,26.969,26.039,P均=0.000)。JOA评分术后3个月(23.1±2.5)及末次随访时(24.3±1.7)均高于术前(12.1±2.3)(t=20.479,26.978,P均=0.000)。结论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1至2020-12,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前者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后者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JOA评分、疼痛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治疗组JOA评分更高,疼痛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对腰椎功能的改善以及疼痛的缓解有积极影响,疗效显著,建议优先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针刀配合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小针刀配合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方式。结果: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为76.67%,两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较好,差异显著。结论:选用小针刀配合椎间孔神经阻滞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