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随之,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危害也日显严峻。如何治疗DME,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1DME的基本机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管在非增殖期还是增殖期,都可出现黄斑水肿,黄斑区局部的微血管瘤渗漏可引起局灶性水肿,而后极部毛细血管的广泛渗漏则引起弥漫性黄斑水肿。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进入增殖期,出现玻璃体积血(vitreoushemorrhage,VH)、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retinaldetachment,TRD)等,玻璃体切除术是临床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存在,术中复杂且难以预估的出血,不仅干扰术者的手术视野,增加各种手术器械的更换频度,提高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同时也对治疗的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
简介:随着建立在医学科学研究基础上认识的不断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被确认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展过程中介导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原因[1-2]。目前所知的VEGF家族包括5个成员: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其中以VEGF-A最为活跃,并与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化和血管通透性增强密切相关。
简介:1病理性近视1.1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自然病程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异常,高度近视在亚洲近视人群中所占比例为27%-33%,其中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myopia,PM)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据报道,成年人中PM的发病率为1%-3%,PM中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比率为4%-11%[2],其中位于中心凹的占58%,位于旁中心的占32%[3]。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的应用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继发于炎症及变性等疾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