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2,SATB2)及相关分子在不同年龄段女性颌骨来源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中的表达,及其与BMSCs衰老表型的关系。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获得因多生牙拔除或牙齿种植的年轻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女性下颌骨松质骨,贴壁培养法获得BMSCs;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blot检测SATB2及NANOG、OCT4、SOX2等干细胞多潜能因子及衰老相关蛋白P16、P21、P53的表达;采用SATB2过表达病毒载体转染老年BMSCs,并分析其对BMSCs干性及衰老表型的影响。结果:颌骨BMSCs随着增龄性变化,其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并呈现相应的衰老表型,核基质蛋白SATB2及多潜能转录因子表达逐渐下调;SATB2及多潜能因子与BMSCs体外复制性衰老及衰老信号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通路关系密切;老年BMSCs过表达SATB2后,干性指标表达升高,衰老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mTOR、P-mTOR及衰老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女性颌骨BMSCs呈现增龄性衰老特征,SATB2可能通过调节干细胞多潜能因子、抑制mTOR衰老信号通路,增强BMSCs的抗衰老能力。
简介:目的:研究Wnt5a在炎症微环境作用下的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stemcells,PDLSCs)中的作用。方法:有限稀释法分离获取PDLSCs并进行干细胞鉴定;实时定量qPCR检测正常PDLSCs组及炎症因子组(10ng/mlTNFα预刺激24h)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实时定量qPCR检测两组成骨诱导前后成骨基因Runx2、ALP的mRNA表达水平、Wnt5a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两组成骨诱导前后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炎症因子组与正常组的克隆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炎症因子组TNFαmRNA表达水平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常规培养条件下,炎症因子组Runx2、ALP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成骨诱导后成骨基因表达水平正常组显著高于炎症组,(P﹤0.05);常规培养条件下,炎症因子组Wnt5a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成骨诱导后正常组及炎症因子组Wnt5a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条件;WesternBlot结果示,Wnt5a蛋白表达量正常组diff(成骨诱导后)、炎症因子组undiff(成骨诱导前)、炎症因子组diff分别为正常组undiff的1.2709倍、1.8246倍、2.2176倍。炎症因子组Wnt5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成骨诱导后两组Wnt5a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炎症因子组高于正常组。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下,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增加,成骨能力降低,Wnt5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Wnt5a非经典通路可能通过与经典Wnt通路的交通等参与PDLSCs炎症及破骨的过程。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5例T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MT标记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同时CD34联合PAS双重染色检测VM情况。结果Vimentin在癌和癌旁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1.54%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815,P=0.000),Vimentin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cadherin在TSCC和癌旁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阳性率56.92%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951,P=0.000),E-cadherin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M在TSCC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出现的例数比率是33.14%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46,P=0.000),VM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E-cadherin与Vimentin具有负相关关系(r=-0.507,P=0.000),Vimentin表达与VM具有正相关关系(r=0.592,P=0.000),VM与E-cadherin具有负相关关系(r=-0.518,P=0.000)。结论TSCC中存在EMT及VM,存在EMT和VM的TSCC具有更高临床分期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TSCC侵袭、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的:探讨高血糖大鼠牙髓干细胞(DPSCs)增殖及成牙/成骨分化能力。方法:选取3个月龄糖尿病模型动物GK大鼠及正常对照Wistar大鼠,测定尾静脉血糖值,待血糖稳定1周后,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两组大鼠DPSCs,通过MTT法测定两组大鼠DPSCs生长曲线,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两组大鼠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Osterix(Osx)、骨钙素(OCN)等成牙/成骨向分化指标的表达。结果:GK大鼠餐后2小时尾静脉血糖值稳定在20.1~22.3mmol/L,Wistar大鼠为5.8~6.3mmol/L。MTT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增殖能力从培养第3天到第7天均较Wistar大鼠DPSCs低(P<0.05)。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成牙/成骨向分化指标的表达明显较正常对照Wistar大鼠低。结论:高血糖大鼠DPSCs增殖能力及成牙/成骨向分化能力均较正常大鼠低。
简介: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肿瘤,好发于年轻患者的颌骨。最常见的特征为附着于牙根的局限性X线阻射团块,周围环绕一圈细窄的密度减低透影区。然而早期病变常为密度减低区,可与死髓牙的根尖周病变混淆。肿瘤在引起疼痛和颌骨膨隆前,不易被发现。如果能及早诊断,经牙髓治疗后的根尖切除术和肿瘤摘除术,可以保存患牙。本文报告了一例成牙骨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和非自限性生长趋势。逐年拍摄的系列X线片,显示了病变在4年的时间里,从开始的牙周膜间隙增宽,长成直径达30mm的密度不均匀肿物。同时,本文还综述了成牙骨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以及一些有助于区分成牙骨质细胞瘤和与之表现相似病变的标准。
简介:目的:检测外源性骨形成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BMP4)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生长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BMP4对BMS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第1、3和7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TER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第3和7代BMSCs中hTERT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rhBMP4诱导组各代BMSCs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示hTERT在第1和第3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均为细胞核表达,在第7代诱导组保持细胞核表达,而第7代对照组则表现为细胞浆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hTERT在第3和第7代诱导组BMSC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P4可促进BMSCs生长,维持传代后期hTERT表达,延缓细胞老化。
简介: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股骨来源的BMSCs,二次离心法提取大鼠富血小板血浆,采用含体积浓度为10%PRP的培养液培养BMSCs作为实验组,不含PRP者为对照组,检测大鼠BMSCs的增殖和矿化情况。结果PRP组在MTT法检测中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吸光度(OD)值,但是其在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值和矿化结节形成数上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大鼠BMSCs增殖,而早期可抑制其矿化。
简介:随着数字化信息在口腔领域研究及应用,口腔内数字化照相设备、数字化X射线机、数字化口腔综合治疗台、显微CT等在牙体牙髓病学科临床诊疗和教育科研中的普及应用,以及牙体牙髓病学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牙体牙髓病学科中信息的数字化将成为现实。其实现,大大方便了牙体牙髓病诊疗信息资料的输入、输出、存储、检索、再利用等。规范化牙体牙髓专科电子病历(CPR)、PACS(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建立存储与应用,将成为临床信息系统(CIS)的最亮点,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低氧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常氧条件和低氧(1%O2)条件下培养PDLCs,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低氧诱导前后PDLCs生长速度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比较PDLCs凋亡水平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HIF1α-Si)转染PDLCs,检测低氧诱导下HIF-1α水平、细胞活性以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人PDLCs在低氧环境中培养48h后细胞活性显著抑制,凋亡水平增高,HIF-1α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小干扰RNA(siRNA)转染PDLCs并于低氧下培养后HIF-1α表达明显降低,同时细胞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显著下降。结论:低氧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抑制PDL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手术治疗影响舌鳞状细胞癌(TScc)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首治的.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单纯手术治疗的TSCC患者共127例。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结果.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27例单纯手术治疗的TSCC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0.19个月,5年生存率为52.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TSCC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复发等。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复发。结论肿瘤复发为TS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淋巴结转移阴性TSCC患者单纯手术预后较好,中晚期TSCC伴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单纯手术预后差,需进行综合性序列治疗。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机体在单一因素变量(增龄性改变)的影响下,机体BMP-Smad成骨信号基因的表达趋势,探讨增龄对该通路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年、中年、老年未交配SD大鼠雌雄各4只,处死后获取大鼠颅盖骨及股骨。颅盖骨采用组织块法行细胞培养,检测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股骨采用Q-PCR检测BMP-Smad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绘制趋势图谱。结果:成年大鼠的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活跃,其DNA合成期(S期)的成骨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中年大鼠;BMP-Smad成骨相关因子随着增龄而出现明显的降低,而该通路的始发因子BMP-2因子的改变并不明显,甚至在机体步入老年后有升高的趋势;来源于骨组织的成脂因子的表达同样伴随着机体的增龄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增龄会导致机体的成骨能力逐渐降低,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下降;BMP-Smad信号通路的成骨因子随着增龄其表达趋势逐渐下降;机体成骨能力的下降和成脂能力的增强可能促使BMP-2因子的稳定表达甚至轻微升高。
简介:目的:比较血液单核细胞(monocytes,Mo)、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AM)、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PM)和肝脏枯否细胞(kuffercells,KC)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rncomitans,Aa)吞噬能力的差别。方法:3只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培养Mo、AM、PM和KC;荧光素标记Aa,以感染复数25:1的比例感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0.5、1.0、1.5h时吞噬细菌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计算吞噬指数。结果:1.5h内,随着孵育时间增加,AM和PM对Aa吞噬能力逐渐升高,Mo和KC的吞噬能力在1h达到高峰;Mo、AM、PM和KC吞噬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孵育0.5h吞噬指数AM、PM〉Mo、KC,1.0h时AM〉PM〉Mo、KC,1.5h时AM〉PM〉KC〉Mo。结论:不同部位单核/巨噬细胞对Aa的吞噬能力不同,可能是造成牙周病对不同部位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
简介:目的:改善种植体周围骨质量对于种植体植入术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显著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在本研究中,在不同雷奈酸锶(Strontiumranelate.SR)浓度(锶离子[Sr^2+]浓度分别为0、2、20、40和80mmol/L)溶液中实现钛表面雷奈酸锶-壳聚糖涂层的包覆,以期利用锶离子(Sr^2+)促进骨组织结合的作用。采用X线衍射仪(X-ray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表征载雷奈酸锶的壳聚糖涂层的理化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opticalemissionspectrometry,ICP-OES)测定药物涂层溶解/释放机制。同时,通过研究原代成骨细胞(PrimarYosteoblasts,POBs)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关键成骨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评估体外细胞应答水平。结果:XRD和FTIR结果显示.只有少量雷奈酸锶通过氢键或共轭效应与壳聚糖发生化学反应。Sr^2+的爆发性释放期(70%-85%)出现于最初三天,紧接着进入较为缓慢的释放阶段。当雷奈酸锶处于较低浓度(2mmol/L或者20mmol/L)时.载有雷奈酸锶的壳聚糖涂层对细胞应答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原代成骨细胞增殖上升.ALP活性增加以及人骨形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Runx-2)、ALP和骨钙蛋白高表达;但当雷奈酸锶处于较高浓度(40mmol/L或者80mmol/L).该涂层反而抑制原代成骨细胞(POB)生长。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钛表面包覆的雷奈酸锶负载壳聚糖涂层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为钛种植体表面改性提供一个潜在的新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对牙龈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系列浓度的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RANKL、OPG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计算RANKL/OPG的比值。结果: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随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而减少,50μg/mL时,显微镜下没有活细胞存在。在mRNA水平上和蛋白水平上,RANKL/OPG的比值在12.5μg/mL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可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破坏RANKL/OPG比例的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微环境,在破骨细胞分化和牙周炎骨吸收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简介:目的研究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侵袭转移相关的微小RNA(miRNA),探讨miR-181a对SA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1对不同侵袭迁移能力的SACC细胞株(SACC-LM/SACC-83),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株中miRNA的表达差异,初步筛选出与SACC侵袭转移相关的miRNA。再通过过表达或沉默细胞株中miR-181a的表达,进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NA芯片结果显示,高侵袭迁移能力的SACC细胞株miR-181a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SACC-LM细胞转染miR-181amimics后体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t=-5.235,P〈0.05);SACC-83细胞转染miR-181aLNA后体外侵袭迁移能力有所提高(t=7.713,P〈0.05)。结论不同侵袭迁移能力的SACC细胞株中存在多种miRNA的差异表达。miR-181a的表达降低可能导致SAC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增强。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的石蜡包埋组织蜡块60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蜡块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C—erbB-2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28.3%、0;OSCC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CC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相关(χ^2=10.808、17.100、4.627,χ^2=8.840、20.044、5.102,均P〈0.05)。结论C—erbB-2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将其作为判断OSCC的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的扩孔介孔硅纳米粒子(LPMSNs)的材料性能,及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使用扩孔剂1,3,5-三甲苯(TMB)对初始合成的小孔径高温扩孔。透射电镜(TEM)、N2吸附解吸附、孔径分布、孔容及比表面积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检测其形貌结构和理化性能。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对其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配置不同浓度LPMSNs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LPMSNs的细胞毒性。分为对照组、LPMSNs组(10μg/mL),培养21d后,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矿化结节。培养7、14d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钙素(OCN)表达。培养14d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水平表达。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EM显示LPMSNs粒径约为200nm,其N2吸附解吸附曲线为Ⅳ型等温线,有吸附的迟滞环;LPMSNs的孔径分布图显示其孔径分布峰值为7.39nm,BET比表面积图计算出来的BET比表面积为(340.5±2.8)m^2/g,BJH孔容为1.8cm^3/g。在LPMSNs的FTIR的数据中,可观察到位于460cm^-1的Si-O-Si横向摇摆振动峰(TO1);位于800cm-1的Si-O-Si对称伸缩振动峰(TO2);位于1070cm-1的Si-O-Si非对称伸缩振动峰(TO3),位于940~960cm^-1的Si-OH键振动峰,位于3000~3700cm^-1的-OH振动峰。TGA显示LPMSNs在28~1000℃之间整个失重所占百分比约为1.61%。CCK-8法结果显示低浓度(〈20μg/mL)的LPMSNs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茜素红染色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MSNs组的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实时荧�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果蝇裸露角蛋白2(nakedcuticlehomolog2,Nkd2)对大鼠牙囊细胞(ratdentalfolliclecells,rDFCs)成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DFCs,鉴定其组织来源并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验证其成骨向分化能力,激光共聚焦检测检测Nkd2在中rDFCs的表达;采用小RNA干扰技术,干扰rDFCs中的Nkd2表达后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成骨向分化因子Runx2、Col-1和OCN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catenin在rDFCs中的分布变化,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蓬乱蛋白1(Dishevelled-1,Dvl-1)的表达变化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Wnt3a与阻断剂FH535处理rDFCs后Nkd2的表达改变。结果:获得体外培养的rDFCs,并成功诱导其成骨向分化,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形成。Nkd2在rDFCs中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核周围。Nkd2小RNA干扰后的rDFCs中Runx2、Col-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vl-1的表达下调。同时,Wnt3a处理组rDFCs中Nkd2蛋白表达量升高,而FH535处理组的表达量下降。结论:Nkd2通过Dvl-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rDFCs的成骨向分化;Nkd2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正反馈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