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中应用冰水肾脏降温与传统非降温手术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肾功能保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9例行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术中采用肾动脉主干阻断+肾脏降温(降温组);68例单纯采用肾动脉主干阻断+常温(常温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R.E.N.A.L.评分、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前及术后血电解质水平、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89例患者中,男66例,女23例;年龄17~77(51.9±12.6)岁。患者均正常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普通腔镜手术。术前资料统计降温组与常温组患者在肿瘤直径[7.0(5.5,8.0)比3.8(3.0,5.0)cm]、R.E.N.A.L.评分[8.0(6.5,8.0)比6.0(5.0,8.0)分]和血Cl-[(103.29±2.81)比(104.74±2.5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0.0(18.5,27.5)比19.0(15.0,21.0)min]和手术时间[168.0(130.0,182.5)比130.0(110.0,177.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降温组无冰水降温技术所致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复杂肾脏肿瘤行RALPN应用冰水肾脏降温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显著减轻肾实质热缺血损伤,利于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以有效降级手术难度,最大化保护患者肾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和七氟醚吸入的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近年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时(T2)、气腹后30min(T3)及术毕(T4)的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T1的血压下降,与T0相比,t=1.89,差异有显著性;T2的血压下降,与T0相比,t=2.13,差异有显著性;T3的血压上升,与T0相比,t=1.21,差异无显著性;T4的血压上升,与T0相比,t=1.33,差异无显著性。(2)与T0相比,T1、T2、T3、T4各时间点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3例,占6.67%。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4)自主呼吸于术后5-10min恢复,定向力于术后20min内恢复。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该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以有效的治疗,其中,7例患者实施择期手术,余下34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2.42±6.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2.41±10.24)ml。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16~48h内得到恢复,胃肠减压平均持续时间为(2.63±0.32)d,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8±1.52)d。结论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痊愈率比较高,手术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术毕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ICA),A组镇痛泵配方: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8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组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5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8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24、48 h(T1、T2、T3、T4)静息痛和活动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患者补救镇痛次数、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在T3、T4时点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于T1、T2、T3和T4时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次数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32±6)h,早于B组的(4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7 P<0.01)。A组患者在T3和T4时点QoR-40量表评分为(185.8±2.5)和(194.8±1.9)分,高于B组患者的(170.7±2.7)和(183.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78、25.025,均P<0.01)。A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干呕/呕吐、呼吸抑制和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10%、6%、2%、2%,均低于B组的32%、20%、1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94、4.322、4.891、5.983,均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均可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酒石酸布托啡诺较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解剖性汽化切除术(AVIT)和选择性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的患者136例,年龄53~85岁。前列腺体积30~104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68例行AVIT(纳入观察组),68例行PVP(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例和6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术前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年龄[(66.8±6.5)比(67.3±5.4)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2±4.7)比(23.5±4.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7(4.1,4.9)比 4.6(4.2,5.0)分]、最大尿流率(Qmax)[(6.9±2.8)比(6.8±2.6)ml/s]、残余尿量(PVR)[(137(52.8,190.9)比119(70.6,172.1)ml]、前列腺体积(PV)[70.5(60.6,80.9)比68.2(61.2,80.5)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4(3.5,5.1)比4.4(3.4,5.0)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激光持续时间更长[69.0(64.6,75.0)比55.8(49.1,63.4)min,(36.3±9.9)比(31.3±9.3)min],术中激光能耗与能量密度更高[(297±20)比(240±20)kJ,(4.50±1.35)比(3.73±1.17)kJ/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IPSS、Q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参数方面,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PV、PSA较对照组有更大幅度下降(56%比47%、70%比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发生。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为6.3%(4/63),低于对照组的18.2%(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潴留、膀胱颈口挛缩、继发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绿激光AVI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与PVP相比,AVIT去除的腺体组织更多,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青年患者行机器人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青年(≤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发现方式、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合并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尿流改道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男18例(75%)、女6例(25%),年龄(40.4±3.5)岁,体质指数(24.7±2.5) kg/m2。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9例(79%),下尿路刺激症状者4例(17%),剩余1例(4%)由体检发现。肿瘤单发者15例(62%),多发者9例(38%);14例(58%)膀胱肿瘤直径≥3 cm;术前合并肾积水者3例(13%)。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手术时间(325.8±57.2)min,失血量200(162,300) ml,术后住院时间11(9,22) d。17例(80%)患者尿流改道采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剩余7例(20%)采用Bricker回肠膀胱术。对于保留性神经的男性患者,有6例(6/9)在术后1年恢复性功能。术后病理分期及分级:T2期16例(67%),T3期7例(29%),T4期1例(4%);6例(25%)发生淋巴结转移;低级别尿路上皮癌8例(3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4例(58%),腺癌1例(4%),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4%)。术后早期并发症多轻微,2例(8%)患者发生Clavien Ⅲ级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少。患者随访时间(26±12)个月,1例(4%)患者因化疗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例(4%)患者发生复发,4例(17%)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P=0.018)和≥T3分期(P=0.038)与术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结论血尿是青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要临床表现,且肿瘤级别高和分期晚;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治疗青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保留性神经有助于性功能恢复;高肿瘤分期(≥T3)和淋巴转移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肥大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儿38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将行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9例作为对照组,将行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9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大性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患儿采取采取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便、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切除术的历史演进,并分析比较胃切除术后,各种胃肠重建方式的优劣。方法分析总结胃切除术后,采取不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胃切除术的历史演进其中心主要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病变的恶变和复发;胃切除术后,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应视患者的状态及病变特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结论合理地选择消化道重建术式能够加快病情的恢复,改善胃切除术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胃切除术胃肠重建方式Roux-en-YBillroth重建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根治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HBV相关ICC行根治切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60.8%),女31例(39.2%);年龄(56.9±11.2)岁。采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²检验分析术前NLR和GP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Cox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结果X-Tile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3和1.31,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79例患者分为NLR≤3.13组(45例)和>3.13组(34例)以及GPRI≤1.31组(54例)和>1.31组(25例)。与术前NLR≤3.13组患者比较,术前NLR>3.13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病理为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以及分期晚的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与术前GPRI≤1.31组患者比较,术前GPRI>1.31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的比例明显增高(P=0.025)。79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GPRI水平、肝脏硬化萎缩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基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50,预测效果接近患者实际生存结果。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和GPRI可用于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