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正>散漫淡漠的熊正良似乎一直在与文坛较着劲,这么多年来,文坛一直忽略这个人的存在,至少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他的实力和实际的成果很不相称。但熊正良没有动摇,没有改变。如果说有所改变也只是在他原来的道路上更偏执地往前走了几步。

  • 标签: 文学评论 熊正良 小说 叙事 反存在主义
  • 简介:诗人艾青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但他留下的那份厚重的精神遗产,仍值得我们去珍视、去开掘、去承传。因为,对于后人来说,艾青已不仅仅是一位用母语写作的诗人,而是中国新诗与民族精神的共同象征。他的人生道路,他在创作上的成败得失,对于当下中国的汉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规范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索,汪亚明先生积数年研究之心得,写成了一部极具个性特色的艾青研究新著《土地与太阳:艾青的世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

  • 标签: 艾青 《土地与太阳:艾青的世界》 诗人 母语写作 新诗
  • 简介: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是在主流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下,运用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全面展示中国现代农民政治革命史诗性的艺术建构.它以无产阶级的政治信仰自我命名,而又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农民意识;追求形式上的革命浪漫主义,却又消解了内容上的文化批判精神.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这种矛盾状态中挣扎着演绎了它对传统文化的重复和延续.

  • 标签: 农民意识 无产阶级 现代性 20世纪中国文学
  • 简介:<正>郭枫先生的自选散文集《老家的树》、《永恒的岛》和《九月的眸光》,由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了他自大陆到台湾后,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发表的107篇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实际上,郭先生近40年的散文创作多达数百篇。这三本散文集是其创作的精萃和佳品。纵观郭枫先生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标签: 散文创作 民和 民族文化 台湾社会 黄河 民族文学
  • 简介:和同代的女性作家相比,迟子建似乎更喜欢写的是她的“故乡故事”,人们不难从她的小说中读出她的这种难解的“恋乡情结”。那厚厚的黑色冻土,那肆虐的寒风和铺天盖地的大雪,都是生她养她的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之貌。然而穿过这层冻土和积雪的却是一股绵长的温热,如木刻楞房子里烧得很

  • 标签: 迟子建 中短篇小说 温情 女性作家 故事 略论
  • 简介:引子"土能生万物,地司发千祥。"我们把最美好的颂辞献给土地是因为我们没有边际的欲望总是由土地而生又投射到土地上。开荒、放牧、开矿、修路、建城建镇、土葬、烧窑……人类迈出的每一步总是从土地开始,而作为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总耕地不到15亿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3亩,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5.5亩的四分之一的中国,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每年的土地损失也十分惊人,仅1957年到1987年的30年间就减少了3亿亩,平均每年净减耕地1000万亩。

  • 标签: 土地管理法 陆良县 土地承包 报告文学 非农业建设用地 土地详查
  • 简介:<正>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已经好评如潮,一些评论家从多侧面阐释了这些长篇小说的意蕴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给人以有益的启发。但作为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本身就如一个变幻莫测的、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只要稍微动一下,它便出现了另一种斑斓景象,给人以目迷五色的感觉。这就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所以对它的再阐释便不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了。

  • 标签: 韩乃寅 文学作品 好评如潮 人物形象 作品人物 博尔赫斯
  • 简介: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从遥远的南国,赠我诗集《呐喊的土地》。我怀着先睹为快的急切心情,一鼓作气将它读完。这本经过周密精选的以江天笔名发表的诗集,它给予我的感受是多方面的,而最突出、最强烈的心灵感应是:既是陌生的,又似曾相识;既是现代的,又富传统色彩;既是常见的,又有新鲜感……总之,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新诗结集,值得一读。

  • 标签: 我诗集 吴天才 心灵感应 急切心情 格律诗派 艾青
  • 简介:<正>一古老而雄浑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的象征。在黄河流经的土地上,培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养育了众多的文学之杰。年轻的赵本夫出生在苏皖鲁豫四省交界的黄河故道,这块贫瘠荒凉的土地上,长满了乱柴荒草,可是掩埋不了黄河浇灌的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赵本夫的小说创作从这里迈出了沉稳有力的步伐。

  • 标签: 社会心理结构 经济心理 现实生活 心理因素 黄河故道 心理现象
  • 简介:<正>一读姜贻斌的小说加深了我这样一个感受:真正的文学总是在对存在的追问中开始的。在姜贻斌1987年以前的那些朴素人情故事中,文学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线性的、平面的对应,创作主体没有能够为我们提供任何有独特性的思想或体验。1987年,在寻根文学落潮和新潮小说起浪的夹缝里,文化意识和开放观念的双重接受,使姜贻斌的小说开始呈现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景观。尽管依然是传统的形式,依然是细致入微的写实技巧,依然是走窑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依然的存在的怀疑和追问,使这一切都具备了某

  • 标签: 日常生活 民族文化 小说世界 文化阐释 原型 创作主体
  • 简介:1999年9月,在新中国50华诞前夕,我省作家汤世杰同志又一部很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土地诗篇》,作为云南省国庆50周年献礼义学作品之一,正式出版问世了。今年5月,在省科协、省作协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共同组织的对该作品的研讨会上,这部作品再次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我很早就听说了这本书的采访和写作情况。该书是关于土地与农人、科学和科普工作的书,是农村题材、科普题材的文学作品,是第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科普工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这是一个很新鲜的、很有价值的写作题材。在我省文坛泰斗李乔先生等作家的热情倡议下,在省科协王淑珍副主席等同志的积极联系、全力辅助下,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从4年前开始,作家汤世杰就激情昂然地投入到对该书的采访写作中。3年前,这部书的部分内容,

  • 标签: 报告文学 科普工作 中国农村 文学作品 作家 土地
  • 简介:<正>六十年代初,当我们从李准的小说中目睹了李双双的动人风采的时候,我们曾为之欢欣鼓舞。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性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可是曾几何时,李双双和她的伙伴们却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上消声匿迹了。是那接连不断的政治风雨、经济灾变损毁了她们姣好的容颜,摧折了她们的精神信念,使她们退居到原有的精神樊篱之中,复归为平庸、麻木?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李双双们其实未曾出现过

  • 标签: 新女性形象 新时期小说 新生活 精灵 改革者 中国农村
  • 简介:礼县不脱贫,帮扶不脱钩。——摘自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贫困,是当前世界"无声的危机"。消灭贫困是全球战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10月17日为"国际消除贫困日",要求各成员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宣传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中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要在本世纪末消灭贫困。——作者题记拳拳心,眷眷意;身居北京,情牵贫困地

  • 标签: 质量技术监督 礼县 王建 帮扶工作 扶贫工作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简介:山城怀远,坐落在淮河岸畔,背依荆涂二山,面临涡淮两河,是山青水秀的“石榴之城”和“鱼米之乡”。荆山有誉为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有文王献璞玉的卞和洞等名胜古迹。宋濂写下: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日落西山猿声叫,疑是前人哭未休。”的诗句。涂山上有禹王庙,启母石,千百年来,远近百姓前来进香朝拜,寄托对禹王的敬仰和怀念。柳宗元,苏东坡等历史名士的文章勒刻至今。有人说:“怀远出人才”。清代大学士林子望就是怀远人,他执教小皇帝。1958年12月,陶华坤出生于怀远县一

  • 标签: 安徽省 怀远县 中学校长 学生 青年教师 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