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湘院士于1960年1月出生于湖南资兴,198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82年3—11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研究生,师从冯康教授。1982年11月起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攻读博士,师从M.J.D.Powell教授,1986年获博士学位。袁湘院士于1985年10月-1988年9月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学院工作(Rutherfordresearchfellow),1988年回国并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正研究员。1995年开始

  • 标签: 袁亚湘 RUTHERFORD 康教授 学院工作 fellow 湘潭大学
  • 简介: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硝基硫醇类NO供体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铜离子、光和pH值对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硝基硫醇官能团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进行测定,以监测新型硝基硫醇化合物释放NO的快慢,实验数据反映出硝基硫醇分子结构与其稳定性存在一定规律.

  • 标签: 亚硝基硫醇 NO 稳定性
  • 简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以双甲胺席夫碱为配体的双核吡唑铜配合物[Cu2L(PZ)](L=双甲亚胺三阴离子,由1-苯基-3-甲基-4-甲酰吡唑和1,3-二氨-2-丙醇衍生而成;PZ=吡唑阴离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讨论了不同密度泛函方法与基组对金属铜配合物磁交换耦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合密度泛函方法(B3PW91,B3LYP,B3P86和PBE)及3种单一密度泛函方法(BPW91,BLYP和BP86)的计算结果都能与实验值符号一致,且B3P86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最为接近,而单一密度泛函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与实验值吻合程度不好.同时采用B3P86方法计算所得交换耦合常数Jab对基组的依赖性较大.研究表明,2个Cu(Ⅱ)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小的能量劈裂.

  • 标签: 席夫碱 双核铜配合物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对称性破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