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以家庭为中心 ” 的产科护理方式对产褥期的产妇进行临床病情改善,着重关注产妇的不良情绪。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来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为对象,其处于产褥期,并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96 例产妇进行分组,讨论产后康复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 “ 以家庭为中心 ” 的护理方案,分析其抑郁情绪变化。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产妇 SAS 评分 为( 37.6±4.9 )分,对照组为( 42.1±5.8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 EPDS 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得分为( 6.4±2.1 ) 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1±3.2 ) 分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给予产褥期产妇关怀,减少内心的焦虑,并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有切实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艾滋病(AIDS)家庭分娩新生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历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病房住院且进行HIV母婴阻断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入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入的3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门诊随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母婴阻断成功率、母婴阻断依从性、发育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在18月龄时的头围、身长、上臂围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然而其母婴阻断依从性方面却存在差异,观察组婴幼儿母婴阻断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诊失约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人对阻断治疗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母婴阻断的依从性,降低其复诊失约率,减少再住院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的健康正常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家庭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照顾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后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家庭护理能够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家属照顾能力,并且对改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合作护理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护理的疼痛缓解、心理调节及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德州市中医院进行介入封堵术的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家庭合作技术进行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疾病认知程度、焦虑情绪变化、术后疼痛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家庭合作技术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疾病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合作护理技术在先心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术后康复与护理效果,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4-2020.4 月收治的 88 例性早熟的患儿,利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 44 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理状况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利用延续性护理为性早熟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家庭护理对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明确延续性家庭护理应用与推广价值。方法:将 14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 +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记录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 6个月后自我效能。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 6个月后,研究组躯体自我管理效能( 48.97±2.66)分、情绪自我管理效能( 27.75±2.20)分、用药自我管理效能( 47.25±2.57)分、生活方式自我管理效能( 41.35±2.36)分、自我概念( 31.51±3.78)分以及自我效能总分( 131.44±7.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对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存在积极影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式护理服务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式护理服务干预。观察指标包括雾化吸入平均完成时间、治愈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患儿治疗依从性、患儿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雾化吸入平均完成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风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服务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影响,能够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患者放疗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喉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60例列为观察对象,就其临床资料施以回顾性分析,遵循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两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30例完成研究。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获得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针对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观察工作。结果:常规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同常规组施以比较工作后,要远优于常规组且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喉癌术后放疗的患者提供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可为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给予巨大的支持以及帮助,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应用此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家庭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2月~ 2019 年 9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 家庭护理。比较 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FCTI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GQOL-74 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家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推广的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探索分析家庭功能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作用。 方法 选取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且都处在病情的缓解时期,将这 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40例,对照组 40例。针对治疗组的患者在对他们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家庭治疗,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这些患者观察一年,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半年以及接受治疗一年后,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家庭功能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及家庭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研究组患者在一年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家庭功能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显著差异 ( P < 0. 001),而对照组在这些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前后没有差异。研究组的各项总分都高于对照组。结论 由此可见,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上,家庭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本院 2018 年 7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86例新生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为新生儿,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家长 PSS:NICU评分均降低, C-PSOC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 0.05)。出院后 3、 6个月时,两组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运动量表评分及智能量表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中,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紧张程度,提升其育儿胜任感,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